荧惑守心? (第3/3页)
完,请翻页) 第二个声音终于沉默了,始皇帝无法去面对自己严苛的一生,他不仅对天下之人以“令行禁止”的法令严格要求,他对自己和身边的人也是如此。他自问对得起祖先,对得起江山,却对不起那些死在严刑峻法之下的冤魂。 这年秋天,始皇帝召见右丞相冯去疾问道:“丞相以为我大秦法令如何?” 冯去疾犹豫一会说道:“陛下英明神武,老臣不敢妄自评论。” “此处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丞相无需多虑,尽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恕你无罪。” 冯去疾这次确定始皇帝是真的要征求他的意见,说道:“我大秦法令自商鞅变法,经历了数代秦王的不断完善,堪称治理天下的利器!然而,太过严苛完备,使百姓难以自处,动辄得咎,时日一长必生怨恨!” “如何难以自处?” “越是完备的法令,实施的过程中就越是难以妥协,而实际情况却千差万别,无法一概而论。前番蒙恬的副将刘和因耽误运粮时间而被处死,当时朝臣都将其归咎于粮道崎岖难行,实际上刘和不是死于道路难行,而是死于严苛的法令。法令只是规定‘失期当斩’,却难以考虑到是否会路遇大雨,是否会道路阻断。” “丞相之言是要行宽松之法?” “是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有宽松的法令才不会招致天下人怨恨。” 始皇帝近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故,早已不再那么强硬的坚持严刑峻法。他沉默良久道:“丞相认为长子扶苏如何?” 冯去疾大惊,自从上次始皇帝训斥了推荐诸公子的大臣之后,便无人敢再提此事,如今竟然旧事重提,冯去疾心中一紧。他本不欲回答,但一则始皇帝日益衰老,的确需要考虑立太子之事了;二则他平日就非常欣赏长公子扶苏,此时便欲借此机会为其开脱。 于是答道:“长公子仁厚,必会受到天下拥戴!” 始皇帝长叹一声,道:“此事就交给二世皇帝吧!” 到了十月,始皇帝下令起程巡游东方,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以及始皇帝的小儿子胡亥随从。右丞相冯去疾留守。 胡亥听说要跟父皇出游,兴奋异常,非要弃车骑马而行,以便观察外面的风景,始皇帝无奈,只得答应了他的要求。 车驾一路浩浩荡荡往东巡游。此番出行,始皇帝命人沿途祭拜各路神仙,希望神仙能够赐福保佑大秦。 始皇帝走到云梦,朝九疑山方向望祭虞舜。浮江而下,观览籍柯,渡过江渚。途经丹阳,到达钱塘。钱塘之地,物阜民丰,百姓夹道欢迎,内心十分高兴。 胡亥见此情形也玩心大起,对赵高说:“想不到天下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以前在宫中真是少见多怪了,还以为天下没几样好玩的东西呢!” 赵高暗暗发笑,说道:“以后公子可要经常跟随陛下出巡,这样便会有得玩了!” “那是当然!” 不久之后,一行人渡过长江,来到会稽。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其地虽然沃野千里,却大多荒废,无人耕种,路上也是人烟稀少,萧瑟万分。 始皇帝感到奇怪,问道:“此地距钱塘仅一江之隔,为何如此萧条?” 丞相李斯答道:“二十八年,项燕之子项超曾在此带兵与我大秦周旋,后被蒙恬率军剿灭,诛其九族,当地百姓因此受到牵连,牵连被杀者不计其数。其后,此地百姓又被课以重税,向来百姓逃亡甚多!” 始皇帝心道,看来当年对六国贵族的惩罚也确实过于严厉了,其地十年之后仍然不能复其元气,可悲,可叹啊!于是始皇帝下令免除会稽百姓十年赋税,使其尽快恢复。 一行人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又望祭南海,始皇帝命树立石碑,刻辞颂扬秦朝的功德。碑文说: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脩长。三十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恆常。 六王专倍,贪戾泬猛,率众自彊。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後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本章完) /104/104501/28131063.html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