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节 (第1/2页)
“去那吃。”朱元璋决定下来。 众人朝前走,其他百姓看到后就主动避让,有人端着托盘找地方,先随便寻个桌子坐下。 旁边有人推车,不时把别人吃完留下的空餐具收走,其他人好继续坐。 前面果然有卖炒菜的,而且还是一大片空位置,没人来吃。 “这家怎么?”朱元璋纳闷。 “贵,随便一个菜就几十文,谁愿意花那个钱?坐这,都是擦干净的。”里长解释。 确实贵,最便宜的菜是黄瓜炒鸡蛋,五十文。 而且这里卖炒菜的占了六个格子,一群少年在那等着客人点菜,结果没人来。 朱元璋等人一坐下,少年身后坐的人站起来,向朱元璋微微鞠躬,又对少年说:“我来。” 一个个年岁大的人接替少年站在锅灶旁,全向着朱元璋这边点头。 朱元璋:“……” 这不是下丘村的人么?跑这摆什么摊?盒饭店不开了? “吃什么?”里长问朱元璋。 “看着做吧!到你的地方,做啥吃啥。”朱元璋也不挑。 “随便炒。”里长吩咐。 大人们开始忙起来,朱元璋抬头看看,每几张桌子就有个棚子,避免阳光晒到。 同时桌子旁边又有小垃圾筒,桌子上放毛边纸擦嘴。 第403章 不意金钱学堂办 “陛下,喝酒否?”里长见周围都是自己人了,压低声音称呼。 “喝些冰镇的黄酒。”朱元璋想一下,下午没事情,今天刻意腾出来的工夫。 有人去取黄酒,朱元璋继续打量四周,扭头问:“一个格子五文钱,多久能把投入的钱收回来?” “指望租摊位回本不可能的,按照应天府的房价来算,这么大一片地方,下丘村要花很多钱才能租下来。” 里长说实话,下丘村直接占的,理论上应该掏钱。 即便与宫中合作,宫中也不能不算地皮钱。 朱元璋微微颔首,继续听。 里长自然得说出来:“如此大的地方,用来分格子的区域只占了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才是真正赚钱的商铺。 南京现在的临街铺子已经都有了主,其他商人想要开个店铺,只能从别人的手上盘过来。 能够提供的店铺数量并未增加,反而推高了经营成本。 所有的成本最后都要落到买货人的身上,增加百姓消费成本……” 里长先简单说下南京当前的情况,房子越来越贵。 接着他又为朱元璋讲土地价值与生活成本的关系,与单位面积人口的多少成正比。 那么下丘村剩下的三分之二土地,就用来建商铺出租给商人,价钱比别处低。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这里三分之一的地方有很多摊子,过来吃饭的人多,就是客流量大。 吃完饭,或者前来吃饭的人到别处转一转,或许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那么他们就能消费。 百姓平时需要什么东西,会去专门的店铺够买,货比三家。 等到这里时,正好溜达,看到有很多店铺,就很可能想着家里需要什么,然后买到手。 属于诱导式消费的一种,商铺自然销路多。 像居必七,他就有着盒饭店的客流加成,有人吃三文钱的盒饭,不代表他们赚的钱少。 吃完饭,一抬眼就是居必七,想着家里的醋是不是少了?买点吧! 同样福华楼也有着图书馆的客流加成,有的官员什么的休息,也愿意到图书馆看看书。 或者富商,感受下文化的气息,转头饿了,对面有酒楼,进去吃,要不让酒楼送来。 “原来五文钱一个格子的摊位是用来让此处人多起来的,好算计。” 朱元璋端酒,向里长示意一下,当然他不是敬里长酒,而是背后的高人。 “故此陛下咱应天府的地不能轻易卖,人口会越来越多,房子不够住,得往外扩。 提前规划好,路要宽,排水要好,房子要规整,不能杂乱无章。 不能是别人向官府申请买一块地盖房子就批给他,要由官府划出来地方集中建房。 如外来务工者所在的地方一般,房子是朝廷的。 可以租,不可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