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317节 (第2/3页)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正其心者,先……” …… 在江西辽阔的大地上,各个学堂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这里显得人文鼎盛,而江西时下的文气确实是冠绝全国。 建文朝唯一一场殿试中,科举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都是江西吉安人,从而诞生了“吉水中全榜”的典故。 永乐时期的第一场殿试中,全国四百七十名进士,江西人占据一百一十三人之多,在一年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探花仍旧被江西人“包饺子”,全国前十,江西占据五个名额。 正是如此,亦有了“吉安府自古多状元,江西省自古多进士”的佳话。 泰和县,受吉安府所辖,因地处吉泰平原,故而这里适宜农业生产,致使很多子弟可以通过读书谋取仕途。 尹家村,一个远离县城的小村子,但这里地处平原,辽阔的田野处处有勤劳民夫正在忙碌的身影。 在村口的那片松林中,竟然出现一座颇有规模的书院,书院门前悬着“青松书院”匾,里面传来了孩童的朗朗读书声。 一个肥胖的小老头乘坐马车匆匆而来,脸上显得十分焦急的模样,从马车下来便一头扎进书院里面。 当看到自己姐夫在这里的时候,当即便哭丧着脸求救道:“姐夫,还请救救我!” 正在背诵的学生被打扰,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而后齐刷刷地望向端坐在前面的先生。 尹直头戴一方儒巾,身穿一件跟道教法袍相似的氅衣,宽袍大袖,腰间挺直,宛如是世间最标准的教书先生。 此刻正在这里监督学生温书,看到突然闯进来的妻弟,不由得微微蹙起眉头,心里并不喜欢自己教书被打扰。 在交代自己得意弟子严默后,便将自己的妻弟带到旁边的值房中:“你何故如此慌张,究竟怎么回事了?” “姐夫,你一定要救我啊!”严肃的眼睛噙着泪花,显得满脸乞求地道。 尹直认真地打量自己的妻弟,显得十分郑重地表态:“我虽在官场还有一点人脉,但若是作奸犯科之事,你还是请回吧!” 他尹直是天生的神童,年少便中得秀才,那时可谓是意气风发。在江西乡试顺利高中后,更是成为名震江西的天才举子。 景泰五年,在会试中高居第二,时年仅仅二十三岁。 虽然在接下来的殿试排名并不高,但凭借年龄和会试第二的排名,加上自己的面容有南方人的秀气,得以借助庶吉士的身份进入翰林院。 在当时,他如果知道这条人人羡慕的储相之路会如此艰难,他绝对会选择放弃进入翰林院的机会,哪怕是要被外放地方知县。 三年后,他成功留在翰林院出任翰林编修,成为一名清贫的翰林官。 历经十几年的翰林官生涯,虽然他没有混得帝师的身份,但修《英宗实录》有功,后得到宪宗的赏识。 就在官场中人都认为自己是可有可无的时候,甚至认为自己逐渐远离政治中心,但成化十一年那年春,他以翰林院学士超迁至礼部右侍郎。 此次升迁是通过中旨授职,并不是文官集团所崇高的廷推,且自己此次属于超迁,所以遭到文官集团的非议。 不过在翰林院苦熬了这么长时间,他亦是早已经看清朝中那帮伪君子的嘴脸,故而选择跟万安那般走上捷径。 只是造化弄人,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结果遇上了丁忧,故而只得老老实实地返回江西老家守孝。 从景泰五年到成化十一年,足足二十一年的等待,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走上跟文官集团对立的道理,结果刚刚迈出一步便栽了一个大跟斗。 三年的守孝期满,朝堂早已经是物是人非,而自己这个还没有大展拳脚的礼部右侍郎似乎被英宗忘得一干二净。 因他身上有着帝党的烙印,加上当年礼部右侍郎的位置是中旨所得,并不被当时吏部尚书尹旻所喜。 其实这便是真实的官场,哪怕口口声声说要造福于民,结果都是党同伐异,考虑最多始终是个人的利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