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三:澄观恩试(六) (第3/4页)
见,剑影还未消失时,在李简与云熙之间的某一处上寒光乍放,一声呼啸,冷冽的剑锋对着李简的前胸就狠狠刺来! 李简速度不减,只在云熙的灵剑要临身之际一个错身就继续向云熙而去! 又来了,云熙眉头微蹙,她不愿与李简近身相斗。 在李简冲到云熙身前这段距离中,半路上响起过两三次“叮当”的剑鸣,李简的剑与云熙的剑不止一次狠狠的互相斩击在一起,但不论云熙出剑再是频密终究却无法阻止李简向她飞快的靠拢过来! 三丈,两丈,一丈…… 云熙脸上原本淡然的神情终于冷峻起来,目光也更加犀利如锋! 突然间,台下观战的众人以及澄观楼窗口那里一众结丹长老的脸都被闪耀不断的剑光映亮了,“叮叮当当”的剑鸣声顿时密集的爆发了出来! …… 目剑术,这是李简作为剑修大概终身都不会掌握的手段 而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李简与云熙所走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剑修路数。 对于剑修而言,除了以入不入魔为标准而分成的“清修”与“染尘”两派之外,还有一种区分的方法,那就是以对敌的路数加以区分。 比如言霜,比如顾渊,再比如正在与李简激斗中的云熙,他们都是剑修,所用的手段就是操纵灵剑飞出对敌,之前曾经有人将其称之为“飞剑派”。 而李简,还有昨日胜过一场的梁柏柯,甚至包括那个被温良招募后来又死在悬尸谷毒蜂之下的散修剑修萧逸,他们都擅长手持利剑近身缠斗,因此有人将此称之为“斗剑派”,相比于“飞剑派”,“斗剑派”显得人数稀少。 当然还有一种两边都占的,就如那个先败在钱潮手中又败在梁柏柯手中的白徒,他是两把剑,一把可以飞剑伤人,另一把则紧握在手随着他与敌近身游斗,只不过这种路数的剑修就更加的不常见了。 因为李简是文中的主要人物,同时他也是剑修之中不多见的“斗剑派”,由于他的缘故,文中对于另一个剑修流派“飞剑派”涉及到的并不多,但在这里要对“飞剑派”的一些进阶手段有必要做一些说明。 前文中描述过云熙,言霜还有顾渊与人争斗的场景,他们御敌时,与寻常修士无异,都是以手诀操纵自己的灵剑,与寻常修士有异的就是他们的灵剑威能更加强大。 飞剑派的剑修从入门起,就要苦练心诀手诀,心诀类似于咒语,手诀嘛则是以五指或十指结成手印,两者配合才能让灵剑飞出。嗯,飞剑派的剑修弟子最初时修行剑术,不但要认真的结出手印,就连心诀都要背诵出来才行。但是随着修行日久,剑修修为的提高以及手段的纯属,最先不依赖的就是那大声背诵出来的心诀,只要在心中默诵即可,接下来可以省略掉的,就是手诀,不过到这个地步需要一个不短的阶段,之前言霜与顾渊在争斗之中依旧不能省略掉手诀这一步,不过这二人对手诀早已滚瓜烂熟,因此才出剑犀利而又迅疾而已。 真正到了发剑不再需要使用手诀的地步,算是飞剑派的第一个小成就,此时御敌,既不需背诵口诀也不需两手结印,目之所见即为剑光所及,因此将其称之为“目剑术”。 也就是现在云熙的手段,她对付李简时根本就不见任何的动作,只静静的站在那里,灵剑便突兀而来又离奇而去,只要被她那双犀利的双眸看到,灵剑便会呼啸着飞刺过去。 这也是李简开始没有料到因而有些狼狈的原因。 而“目剑术”之后的第二个小成就,则被称之为“心剑术”。 所谓“心有所感,剑光即斩”,也就是对手只要能被剑修察觉到、分辨出,那么灵剑便能到追到近前将其杀之,但是要达到“心剑术”的水平,对剑修最大的一个要求就是“剑心清明”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火候才行。 目前我们所知的剑修之中,言霜已经掌握了“目剑术”,“剑心清明”犹差一些,因此还达不到“心剑术”的境界,而顾渊则是刚刚勉强达到了“目剑术”的水平而已。 至于云熙嘛,说起来她的天分真的不差,“剑心清明”似乎犹在言霜之上,但也仅仅是刚刚起步的“入微”之境而已。 这里就要说一下李简了,他凭借着自己天生惊人的感应之力在“剑心清明”上进展神速,到如今他的“剑心清明”已经越过了“入微”和“无我”两境,目前已是“有我”之境。m.zwWX.ORg 借助“剑心清明”寻找并牢牢的锁住对手,然后在毫无动作间灵剑便刺过去,纵然对手在背后在人群中在隐秘不易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