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权衡 (第2/2页)
基不是不知道大和尚禅乐存了什么心思,大莽与佛门之间的联盟本就十分脆弱,如今因为利聚,日后势必因为利散,说白了就是各自心怀鬼胎互相利用罢了。 老皇帝很明白,佛门一旦再次在中原大地遍地开花,其实力便会迅速壮大,届时再想压制,恐怕难如登天。 耶律宗基志在天下,岂会容忍自己受制于人? 所以老皇帝根本没打算履行诺言,而是打算过河拆桥,拿下青州之后,借着长驱直入马踏江南定鼎天下之威势,一举做掉佛门。 在耶律宗基的设想中,大莽与佛门必有一战,可那都是大夏覆灭之后大莽和佛门之间的事情了。 然而大和尚禅乐谨慎得很,联盟之初,禅乐便答应不仅仅是他本人,佛门僧兵也会参与北境战事。 可禅乐以从西域大举调兵会打草惊蛇令南朝有所防备,会失了僧兵参战出其不意之神效为由,一直将僧兵调动拖后。 耶律宗基几次催促,禅乐才将两万僧兵调至距青州城外北莽阵地之后两百里处,藏在北莽大军几处营地之后,美其名曰隐匿行踪,再不肯前进半步。 其实双方都是心知肚明,佛门作为弱势方,一定会保存实力,必不可能在大战开启时身先士卒被率先消耗,然而一直作壁上观,那也说不过去! 自八百年前大夏那场浩浩荡荡的灭佛之后,佛门远走西域元气大伤,苟延残喘至今,号称坐拥三万僧兵。 佛门八百年来远离北地与中原,僧兵到底兵力几何,其中有多少入品僧人,战力如何皆是成谜,佛门实力究竟几何,云遮雾绕令人看不清楚。 耶律宗基清楚的是,这三万僧兵战力一定远超三万普通甲士。 原本耶律宗基底气十足,有十分把握过赢者通吃,可大莽精锐在青州的折损实在超乎预料,若是大莽为了打开青州大门当真元气大伤伤及骨髓,那么马踏江南之后还能否压得住佛门,便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了。 举国进攻入主中原,焉能为佛门做嫁衣?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摆在这位在位近五十年的老皇帝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是一声令下,五万长刀军和五万皇家亲卫奔赴前线,倾尽所有力图攻破青州。 二是鸣金收兵保存实力,陈兵青州城外,略作休整,整军之后,等待已经在赶来路上的佛门僧兵,与同样折损严重的黑龙铁骑和青州守军择日再战。 耶律宗基明白,自己可以等待僧兵,武棣同样可以等待援兵。 老皇帝早就对青州附近几州兵力摸得七七八八,与青州相邻的诸如应州之流的守军,不但人数少,战力也极为薄弱,而且没有安京城的调兵令,那几位封疆大吏,未必有出兵的魄力。 真正让耶律宗基担忧的,是原本驻扎江南如今正在向北急行军的神威军和神策军近二十万精锐。 然而两万僧兵距离青州不过四百余里,江南与北境相距超过千里,两者抵达战场的时间,会有一到两天的差距。 若是僧兵陷阵,由不得你们不出力! 想要空手套白狼坐收渔翁之利,门都没有! 这一到两天,便是攻破青州的时机! 耶律宗基叹了口气,走出中军大帐,站在高处,看了一眼黑了白,白了又黑的天色,喃喃道:“武棣啊武棣,这仗打到现在,我已然输了一大筹了啊! 如今情形,青州告破之后,我若不下令屠城,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呐……” 耶律宗基突然心头一颤。 一道黑影极速掠来,拦腰抱住耶律宗基,带着老皇帝向后掠出。 风声呼啸之中,老皇帝灌了几口风,咳嗽几下之后,迅速镇定下来,面如平湖,对着身后人平静道:“长安啊,还真有人来刺杀朕这个老不死的?” 耶律宗基话音刚落,一道煊赫剑光降临北莽中军大营。 准确地说,是一柄裹挟着凌厉剑光的剑。至臻陈小逐的苍生书,风骨剑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