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言传身教 (第1/2页)
有一个老中医专家这时说道:“我赞同楚医生的提议,民间有不少老中医家学渊源,这些人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他们在中医的传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手上掌握着很多的治病良方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他们的医术都是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的,治好过很多患者,深得老百姓的尊敬,我觉得可以请两三个这样的名医过来坐诊!” “这样一来,我们科室的医生们,无论是老资历的年长医生,还是年轻医生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中医知识!” 卓越听完后点头说:“袁大夫说得很好嘛,要我说啊,真要比起诊脉、辨证的水平,我们这些人还不一定能比得过人家,民间那些老中医们用的是实实在在的中医手段,而我们这些人或多或少夹带着一些西洋的招数!” “好,除了楚风刚才提的意见之外,还有谁可以说说?” 这时袁老大夫说道:“主任,我认为无论是我们科室的年轻大夫,还是其他医院的中医年轻大夫们,又或者是中医学院里的那些娃娃们,都普遍存在着诊断和辨证能力的问题!” 卓越连忙说:“请袁老详细说说!” 袁老点头,说道:“我们都知道中医诊断依靠望闻问切,就单说切,这个诊脉的问题,很多年轻医生、学院的娃娃们都不能准确的切出患者脉象,你号脉都号不准,还谈什么辨证呢?谈什么开方子呢?还有望、闻、问这些方式,要把这些方式和切脉结合起来给患者做出诊断,才能进行辨证施治!” “而如何辨证又是另外一个大的问题,如何用药?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娃娃们在学校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现在都是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很少有主动追根溯源的,比如我要祛湿,有这个功效的就有好多种,在配伍的时候为什么独独要用这一种,不用其他药呢?学生们听老师说要这么用,就这么用,看书上方子是这么写的,就用照本宣科,你这样给患者使用是没错,但治不好啊!”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卓越接过袁老的话说道:“袁老说的这些的确是如今中医传承和正在学习的医师们的现状,在学校里,老师没有手把手的教,诊脉是一个靠感觉和经验积累的技术,比如说脉象中的滑脉,我们形容它是诊脉者感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就像是珠子在圆盘里滚动一样,这只是我们的形容,难道我这么形容了,学生们就知道滑脉是什么样的吗?不能!必须要亲手去切脉感受,感受这种滑脉的脉象次数多了,才能记住、确认!这需要老师事先找到有滑脉脉象的患者,然后让学生们一个个去切脉感受,纯粹靠嘴说有什么鸟用?” “另外呢,同一种脉象有强弱,有的学生不自信,或者说感官不那么敏锐,同样是滑脉,脉象稍微强一些或者弱一些,他就无法判断了,又担心判断错误!” “很显然,患者不可能只有一种脉象,都是多种脉象夹杂在一起的,甚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