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借力宣传  (第1/2页)
    在和杨彩云一起逗孩子的空隙,慕容雅雅已经想好了合适的新型农具。    代耕架,最初见于唐代,但到了明朝才设计成熟。    其实就是利用杠杆原理以人力代替畜力的耕地机。    和杨彩云简单描绘了代耕架的雏型,杨彩云很是新奇。    看来这种农具在书中的世界并不存在。    这就大有可为。    村里本就畜力不足,代耕架想必会受到大力追捧。    虽然光凭慕容雅雅的描述,杨彩云还是对“木牛”的结构一头雾水,但还是对这种可以节省人力的工具十分感兴趣。    还表示常魏经常在家做些木工,可以帮着把木牛做出来。    两人一起回到常家。    慕容雅雅凭着记忆画出图纸,讲解原理,常魏在具体工艺上提出改进意见。    代耕架的制作工艺虽然复杂,但常魏手工精湛,家中又有现成的材料,也不过一天的功夫,木牛便已做成。    做成的木牛主体是两个轱辘架以三角形的人字架和横木固定住。    使用时,需要两个人站在轱辘架的两侧,扳动固定在轱辘架上的橛木。    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在其后固定住犁前进的方向。    做成后,他们先在闲置的耕地上实践。    慕容雅雅在后固定住犁上方的把手,常魏和杨彩云两人在前扳动橛木。    木牛便飞快地动了起来。    “这木牛可真轻便。”常魏感慨,“我都没怎么使劲。”    “有了它,今天耕地的时节也就不用问万家赁牛了。”杨彩云笑。    杨彩云的话提醒了慕容婉婉。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到了秋耕的时节。    慕容雅雅灵机一动:“杨婶,你们的耕地和村里人的地都在一起吗?”    “是呀。除了这几块地远些,村里其他几户人家的地都在一处。”杨婶不解,“问这些做什么?”    若是明日带着木牛去耕田,也能让其他人亲眼瞧见木牛的效果。    在统共没几户人家的小村庄,眼见为实就是最好的宣传。    “明日咱们便带上木牛,一块下田犁地去。”    与二人约好明日一起带上木牛下田,慕容雅雅便回了小土屋。    一进门,便看到桌上摆着的大大小小的包袱,慕容雅雅又傻眼了。    “阿娘~”宝宝跑出来,小腮帮子又撑的鼓鼓的,张开粉团似的小手,手心里躺着一颗方糖。    “阿娘吃糖!”    这孩子,总是致力于把一切他觉得好吃的东西安利给所有人。    北北也跑过来,向慕容雅雅炫耀镇上买的草蚱蜢。    慕容雅雅扫了一眼桌子上的东西。    一堆蜡烛、两把油纸伞、崭新的碗筷,还有几包买给孩子们的糕饼糖果。    其中还有一个四方形的包袱。    寒凌枫伸手将包袱打开,展开里面的衣服。    竟是一条粉裙,宽大的裙摆上还用金线绣着莲花纹饰。    “猎户将卖狼皮的钱给我了,我想着家里什么都缺,就带着孩子去镇上看看。”    寒凌枫望着她,目光温柔。    “镇上没有几家成衣店,质量自然和咱们在京中的时候没得比。”    “但是我看到这条裙子的时候,觉得很适合你。”    说到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