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伯吴长路  (第2/2页)
还吃得起白米呢。    错了!    稻米虽说是精粮,可却远没有后世认为的那么精贵,也就是比粟米(小米)强上那么一点罢了。    这个时代,最精贵的不是大米,而是白面。    开始吴宁也不理解,按照后世的认知,好的大米应该是比面粉贵一些的,可是在唐朝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一来,不论大米还是白面,都没有好坏之分。    说白了,这个时代哪来的后世那么多品种,还给你五常大米、响水稻,河北的面粉最劲道?    都是一样的,一样的产量,一样的东西。    所谓好坏,也只是上磨的时候,磨得精不精细,稻皮麦麸多少的区别罢了。    而面粉比大米贵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生产力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面粉从麦子到磨成粉,耗费的人力和工序比大米多,所以它就贵。    ......    到了现在,两个灶眼都占上了,也做不了别的,四个娃娃就开始守着那块羊排,大眼儿瞪小眼儿了。    “九哥儿。”    “啊?”    “你说那一贯钱....真是汤水摊子挣的?”吴黎闲得慌,又提起那一贯钱的事儿。    “嗯,真是。”    “那我和俺爹说说,不去窑上了,也在路边摆个摊子。”    “滚!!”吴宁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奶奶的,这就上来抢生意了?而且还是自己兄弟,做人果然不能太善啊!    “咱俩搭伴不挺好吗?”    “好个屁!”    真当长罗山是九寨沟啊?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反正游人多的是。    长罗山就那么一点大,房州也不是什么大城,每天来山上骚浪的人也是有数的。    “你要真摆摊,那就不是挣一贯了,而是一人五百。”    “哦哦!!”吴黎这才反应过来,“那我不提了。”    “......”    “你先别着急。”吴宁知道他是无心。    “等两天,到时给你找个好活计。”    “啥活?”    “我雇你,挖窖。”    “窖?啥窖啊?”    “就是城里大户家的那种冰窖。”    “哦哦。”吴黎明白了,点着头,转脸一想,“你挖冰窖干啥?”    瞪着眼珠子,“那玩意可不便宜,挖完还得拿石头垒。不然一到热天,里面就活泥了。”    “土窖就行,我又不存冰。”    “那存啥?”    “你哪来那么多为什么?”吴宁不耐烦了。    “存菜!!不行啊?”    “......”    吴黎虽然不敢再问了,可是心里却在打鼓,“存菜?”    “菜窖?有啥用?”    正是还想问,可又不敢问的当口,院子猛的一个大嗓门,又来人了。    “九郎何在?出来给四伯瞅瞅,又白净了没有!?”    四个孩子只听音,不用看人,就是同时一喜。    吴黎连羊排都不管了,和吴宁、虎子,还有巧儿,一起冲了出去。    “四伯!!”    只见院中一个黑壮的汉子,一身铠甲,身姿笔直,虬髯之上露出大笑,一把抱起了巧儿。    “巧娘又俊了。”    “怎样,想四伯没?”    ......    。苍山月的獒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