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张鼓峰 (第2/2页)
的壕沟避弹。 “轰轰轰轰轰!” 随即,无数的炸弹重重砸在日军阵地,炸起一团团巨大的火球。 整个张鼓峰,沙草峰,顿时被火焰和硝烟覆盖。 “前进,前进!” “轰隆隆——” 在炮鸣,炸响,还有大地的震颤声里。 苏军坦克部队开始集群南进,夹裹着数千步兵,冲向图们江东岸的沙草峰高地。 此次攻击,苏军动用了40师一个坦克营,一个步兵团,27门火炮(75山炮23门、150MM榴炮4门),力求一举拿下沙草峰。 “反击,反击!” “已经找到了苏军炮兵阵地,反击,打垮他们!” “轰!” 而在图们江西边的日军炮兵,在听到炮响以后,也纷纷冲出帐篷,跑向炮位。 随即,发起炮击反击。 “找到日军炮兵阵地,打垮他们!” 遭到炮击的苏军炮兵阵地,也立刻停止了对沙草峰的炮击,通过弹道和高处观测,寻找日军炮兵阵地。 “轰轰轰!” 不久,苏日炮战开始打响。 而苏军坦克步兵机群,也开始攻击沙草峰阵地。 —— 1860年沙皇俄国利用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北京的时机,逼迫清朝政府重新签约。 既《中俄北京条约》。 1861年,在中俄双方勘界立碑的过程中,清朝的钦差大臣、仓场户部侍郎成琦因为烟瘾犯了,而要回去吸食鸦片。 俄方遂让成琦在勘界立碑的文书上签字,以证明全部界碑都是由中俄双方共同竖立的。 从而霸占了在《中俄瑷珲条约》中,属于两国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直到日本海(当时清朝称为东海)的中国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85年,清朝督察院左副都御使的吴大澂,赴吉林与沙俄使节重新会勘边界。 他向清朝政府痛心疾首地禀报:“自珲春河至图们江口五百余里竟无哨所一个,黑顶子山濒江一带久被俄人侵占……竟于黑顶子山添设卡兵接通电线,久有不归之意。” 之后,经过吴大澂和沙俄据理力争,在收回珲春黑顶子的同时,经一再努力,使俄方同意中国船只自由进出图门江入海口。 1886年4月,清政府把代表中俄边界东端起点的‘土字牌’,补立到离‘东海’图们江口30华里的地方。 同时还立起了一根铜柱。 上面刻有篆书铭文:光绪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既竣事,立此铜柱。 铭曰:疆域有志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 后来,这跟立于国界上的《铜柱铭》在1900年被沙俄打断偷盗,在杜剑南的那个时空里,封存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博物馆里。 而张鼓峰,就是因为沙俄的巧取豪夺,遗留下来的诸多领土争端中的一处。 —— 7月31号,在日军第19师团占领张鼓峰,沙草峰以后。 ‘特别远东军’司令布柳赫尔元帅随即下令步兵40师,32师,机械化2旅,—— 总计2.5万兵力、200多门大炮、近300辆坦克和250多架飞机,准备反攻这两处的西瓜是水果的抗战之血染长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