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宗室改革定论 (第3/4页)
主动缴纳粮税,我们……” “看朕干嘛?这是代王和晋王的肺腑之言,几位爱卿,这些事要记,要登报的。” 崇祯看到倪元路的目光已经呆滞的开始看自己,一拍桌子,吓得正在滔滔不绝的朱传?和朱审恒都顿了一下。 同样吓了一跳的倪元路,发现了两位王爷的小细节,瞬间明白了,这哪是自我反省啊,这明明就是被教育了啊。 只有孙传庭范复粹,一脸看透的迷之微笑,他们已经看出了这俩货根本就是崇祯推出来的刀。 不过光是这么教育有啥用?倪元路的疑惑很快就解开了。 “所以,本王和晋王特意向皇家陆军传信,求见皇叔。 我们决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些我们应该做的。 比如!为皇叔,为大明想办法,去做我们朱家子孙该做的!去完成陛下的志愿,为天下百姓而奋斗。” “对,我们吃了朝廷这么多粮,受了皇恩,如今大明正是用人之际,正是受灾严重的时候,我们却什么也不做,这根本说不过去。 因此,我们和陛下进行商议后共同决定,主动参与庄田改革,将我们所有的宗室庄田,进行统计,然后上报皇家陆军。 作为条件,我们……我们申请,陛下允许朱家子孙,除嫡系以外的宗室子弟,经商,科举。” “什么?这不可能!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废啊!如今宗室耗费糜漫,国库本就已经入不敷出,若是再让宗室参与经商,科举,大明,大明就毁了呀!” 倪元路听到这话,滕的跳起来,宗室享受俸禄优待已经够多了,仅仅是让出部分田,就想开始参与经商科举,整个官场都不可能同意。 因为朱家人要是进了官场,不用多说,要不了多少时间,整个官场都将是宗亲,任何非朱氏血脉,都爬不上去。 “两位皇侄,朕不是说过了吗?这个经商,参与科举,是不可能的,你们怎么不听呢? 你们愿意配合朕,支持土地改革,分田安民,朕很欣赏你们,对你们的赏赐也不会少的。 但这个让朱氏子孙参与科举,经商,那肯定不可能啊,倒不是倪爱卿说的祖宗之法,要知道,好的法令可以继承,但坏的,一定要敢于去改变。 所以,你们要是能说些其他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让朱氏子孙破开祖宗之法,朕倒是可以考虑。” 崇祯点点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个要求不能是他提,也不能直接说宗室参政,必须是要有条件的。 “陛下,您之前也说了,礼部,宗人府,天下官员都谏言过,宗室耗费糜漫。 这些问题,他总要解决的啊?倪尚书,目前的大明宗室,人丁多少?” “宗室目前共有在册人数六十余万,现存亲王房26房,郡王房一百二十九房……” “对啊!你看看,皇叔你看看,这么多人,一年得耗费多少粮食,全是朝廷发,发的下来吗?或者说,朝廷真的发过吗? 倪尚书,您就说说,户部真正发下来的宗室俸禄,是不是自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减半了?到了现在,甚至已经开始欠俸了? 我们偏房宗室,早就已经欠俸多年了,这和不是宗室有什么区别?不给俸禄,凭什么不给他们经商,科举的机会?” 朱审恒的话,让倪元路一时有些语塞,没错啊,朱审恒说的也确实没错,万历之后,宗室人数多到已经发不起全额俸禄了,边缘宗亲早就已经没人管了。 甚至就连他们自己,也不会说自己是宗亲,以获得偷偷经商的,或者干他事情的买卖,当然,大部分还是守着宗田过苦日子。 “两位亲王,国家灾情严重,税都收不上来有什么办法?你们田产众多,这不用朝廷养着,也不是不行吧?你们难道饿着了吗?” “啊呸!你个老东西,本王给你面子才跟你讲理,陛下,你听听,这说的是特么人话吗? 什么叫我们田产众多,省一些也不是办法?怎么着,大明到处受灾,我们就好好的了? 我们田多,我们田多难道就可以白白送人粮食?祖宗之法,你们不让我们经商,科举的时候,就说祖宗之法,你现在说不给我俸禄了,怎么不说祖宗之法了?” “你!你!你这是胡搅麻缠!宗室占了天下田产,不事生产,不事纳税,国库空虚,陛下拆皇宫充军费,赈灾救民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你们有帮陛下解忧过吗? 你们宗室……” 倪元路被骂了一道,同样火大了,一拍桌子唾沫星子起飞,开始数落宗室的问题。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