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崇祯的供应商_第363章:卫星发射成功,孙权抵武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卫星发射成功,孙权抵武昌 (第2/4页)

管火箭的信号灯,还有联动警报装置都响了起来。

    “警报!警报!信号源消失,信号源源消失。”

    “报告,远程指挥中心已经收到火箭信号通讯,位置就在远程指挥中心附近,轨道偏离修正中。”

    “按照预桉,只启用远程指挥中心进行调控,监控火箭动态,将卫星送入预定同步轨道。”

    指挥中心的总指挥有条不紊的发号施令,心中其实已经完全被迷惑和好奇给占据了。

    想他在航天中心工作几十年了,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火箭的所有信号源,会直接消失再出现,而且还能绕过当前指挥中心。

    这种感觉,就很不科学。

    四十分钟后,火箭分离完所有火箭助推器,整流罩和分离舱段,随后打开了太阳能板,进入了修正轨道,向着赤道静止轨道飞去。

    静止轨道距离地球三万六千二百公里,随着轨道修正完毕,两个小时后,第一颗通信卫星,正式被释放在了曾母暗沙附近上空,同时也启动了太阳能电池板。

    火箭继续围绕赤道前行,最终在六个小时后,三颗比面包车还大的卫星顺利放下。

    有了这三颗卫星,大明未来就可以进入正式的全球网络通讯时代。

    当然,全民网通是不可能,甚至连视频都不行,只有关键的军队,地方州府可以实现实时通讯,以方便崇祯进行控制。

    毕竟卫星的通道和频道,也都是有限的,人用的多了,肯定会卡顿严重,甚至不是紧急军情,短期内都不能使用网络通讯,以防止影响崇祯的专线连接。

    “我宣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第202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清晨,在总指挥的宣布下,热烈的掌声响起,陈烨和何涛一行人站在角落,同样默默鼓掌,为这一幕鼓掌,这份荣誉他们感同身受。

    一晚的工作,让研究员们都已经身心疲惫了,所以庆祝完毕后,进行了交班留下监控的人,其他人都乘车回去休息。

    “你昨晚睡得挺香啊。”

    陈烨看向一旁的何涛,昨晚从进入轨道开始,何涛就澹定的睡着了,所以这会一点都没有困意。

    “那是当然,反正是在明朝的火箭,发射失败了又不用担心国际影响,也不用赔。

    成本价合约条款写了,因火箭发射失败造成的损失,全由你自己承担,那我担心啥?”

    ???╭n╮(???)?

    一枚中指在何涛的眼前缓缓竖起,何涛呵呵一笑,跟陈烨一块走出了指挥中心。

    “走吧,下午还要去文昌。”

    “话说咱们这样连着发射真的没问题吗?他们不会发现什么?”

    陈烨跟何涛一块上了车,对于连着两天发射卫星,卫星还都会消失所造成的影响,陈烨有些好奇。

    “有啥问题?我们研制出了极为先进的隐身火箭,可以屏蔽地球所有监测雷达,这很奇怪吗?”

    “啧啧啧,老何,明天你就到战略忽悠局上班吧。”

    陈烨直接惊了,这样子搞,得把别人忽悠瘸了啊。

    “唉,他们以后就会习惯了的,你想啊,按照你和崇祯,还有刘备的开发计划,谁瞒得住。

    未来三年半,你们每年都会有二十二颗卫星的发射计划,以达成两个时空的星链卫星通信。

    要是你再多开两个时代,我们光是卫星产业都能让他们怀疑人生。

    就现在这样,两个时空二十多枚火箭,近两百颗卫星的订单,已经让航天局开始吃力了,你没看军工最近都回暖了吗。”

    “害,这不是想尽快收回投资嘛,再说两个时空也不差这钱,通信基建做的越早,后面产生的成本才会越低,毕竟时间也是成本的一项啊。”

    陈烨的这话,何涛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通信对于生产的提升是无可衡量的。

    何涛跟陈烨一块乘车又来到了西昌的小机场,陈烨则是给崇祯发送了消息,接到消息后,崇祯将网线终端,通过时空门推回了已经移到国内的一个仓库。

    毕竟卫星指挥中心如果要走海底光纤的话,很容易被破译,为了防止这方面的情况发生,也是进行最大限度保密,所以时空门的位置,被崇祯挪到了国内。

    当然,对应带来的就是时空门网绳连接的墙壁,被各种仪器全方位进行侦测,各种绝密科学家每天在这抠脑壳。

    刘备那边接到消息后,打开了时空门,随后将网站终端推了出来,时空门就开设在武昌卫星指挥中心。

    随着网线的连接,文昌卫星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同西昌卫星中心的人员一样,收到了指令,开始了远程激活三国卫星指挥中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