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永乐大典出世。 (第4/4页)
有一个夹层的,可现在看起来没有啊,我去看看。” 何明桂听到这来了兴趣,赶紧跟着陈烨一块前往了铁箱子所在的帐篷。 为了保护这批东西,防海风隔离帐篷都被陈烨提前安排上了。 箱子就是陈烨打造的,自然陈烨知道所有的夹层在哪,不过陈烨并没有选择直捣黄龙,而是和何明桂一样,缓缓找着各处细节。 古人的机关方法无非就是推,拉,盖。 所以何明桂实验了几次之后,就在箱底发现了缝隙,准备好防氧化措施后,插入撬棍,将整个铁板撬开。 露出了里面的一柄微微生锈的宝剑,整个剑鞘由生金打造,上面是精细的朱漆龙纹龙纹,剑柄是红色的绸布缠绕,边上还有一份泛黄的文书。 “大明永乐皇帝随身剑……” 做好防氧化处理的队员,小心翼翼的对着文书进行拍照,然后才是无尘橡胶手套轻轻将处理好的文书,收进一个真空玻璃罩继续真空保存。 陈烨则是戴着手套,拿起宝剑,将宝剑轻轻抽出。 带着寒芒的剑,就像是从未入海一般,展现出白色的剑身。 “这居然是六百年的剑。” “我们华夏博物馆的镇馆宝物,又要多一样了。” 将剑重新合上,陈烨交给一旁小心翼翼的考古队员放回真空罩,从现在开始,整个打捞工作就已经完成了。 何明桂等人继续投入到了整理和保护工作中,陈烨则是和苏晴一块在监控室,用着船用监控看着他们工作。 “老板,所有内容都已经在开始剪辑了,何教授他们,已经将相关鉴定结果发送给了国内考古界。” “嗯,阮经理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阮经理已经和文化局的局长联系好了,不过他在问我们,要不要找教科文组织也一块来?” 负责处理黄金买卖的金融部阮青山,因为最近和央妈的副行长搭上了线,人脉很广,所以提前联系到了文化局。 “教科文组织?也对,还是有必要的,毕竟国际上也需要有相应的报道。 可以通知一声,等我们到了新加坡休整时,再通知教科文组织,他们赶得上就来,赶不上就算了。” 陈烨倒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到时候可以顺便用教科文组织对文化局施压,免得他们脑子不清醒让自己白送。 不过也不能过早的通知,否则教科文组织后面,可不是单纯的一个文物保护组织。 “对了,你把文化局局长的联系方式给我,我和他沟通下,明天可能还会出些其他事情。” 海船还在航行,船上的公司员工,已经将最近的录像,开始一点点的放到了网上。 从陈烨最开始发现朋友手中有个探测图,到后来的历史记载拓本,再到陈烨花了数亿,买下这份拓本和开采保密权。 这一份永乐大典出世的原有,都被公关部加进了配音,然后推送给了国内的各大论坛视频网站。 等陈烨他们的探测打捞船抵达新加坡的时候,港口已经有许多记者听到风声,前来紧急采访。 不过陈烨并没有接受采访,只是邀请了一名教科文组织的员工上船拍照后,补充完物资,继续离岗向国内进发。 此时的国内,各大论坛,还有受到资助的新闻媒体,都在报道陈烨的公司。 论坛上,随着记者采访不到陈烨,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又仅仅只是公布了照片之后,网友们也坐不住了。 “到底是不是真的啊?这也没有第三方发现,而且永乐大典居然是在非洲找到的,有没有吊大的来说明一下。” “这不就证实了明初的航海能力,确实已经可以进行远洋航行了吗?还有啥好说明的?” “可是这从头到尾都没有真的记者看到啊,一切都是这个大明投资贸易有限公司发布的消息。 你们说会不会这是他们自己在炒热度啊,我看了他们公司,就是在经营一些天然物品,高端奢侈品,从海外进口东西。 连这个名字也是起的很有问题,不会就是为了这个永乐大典,才起的公司名字吧。” “楼上你是刚看吧?这家公司很早之前就出名了,他们公司老板就是个明粉,是被外国人看上,靠着倒卖各种天然资源发家的。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别人一直以来都在以寻找明朝文物,传播华夏文化为公司宗旨。” “楼上肯定是陈烨公司请来的水军。” “ 1” ------题外话------ 本来打算分段来的,还是一整个流程写完,把永乐大典的情节完结了吧。系统即将更新固态硬盘的我成了崇祯的供应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