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永乐大典出世。 (第2/4页)
沉了,就算是抢救物资,也不可能会是搬的干干净净吧?” “陈总?” 何明桂疑惑的向陈烨询问,心中有些怀疑,是不是陈烨背后的大老板,将物资都搬了,留了个空船给他们发掘。 “这艘船,根据记载,当年是因为和木骨都束的部落交易完后,出发时不久触礁了,由于船底没人,就没发现。 等船的吃水开始变化时,他们才反应过来,但是破口慢慢破裂,发现时反应过来,可能来不及到岸了。 为了保证最大价值,船员就先将不重要的重物丢弃,减轻船重,然后将值钱的东西全部运到船队其他船。 最后才离开,现在经过六百多年的风霜,船上其他东西都烂完了,找不到东西,这也不奇怪吧?” “陈总……说的对。” 何明桂听着这个故事,满满不信,不过这也是陈烨的事,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陈烨他们吞了文物。 转过头想想,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看来只有船还有打捞价值了,不过这也很好了。 通过这艘宝船,我们可以完全研究出,明朝造船中,最神秘的巨型宝船是怎么一个构造。 他的龙骨所用的树木是从哪里来的,可以研究当时的原木运送等等等。” 何明桂看着宝船铺满淤泥和珊瑚礁的残骸,上面的斑驳样子,证明着他经历的风霜。 “不对啊,这船上的珊瑚礁,怎么感觉,像是太平洋北部的风格?” 考古队员中,一名海洋学家看着镜头晃过的珊瑚礁,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关注点。 陈烨心中一跳,忘了这出,不同海洋气候,他所对应的海洋生物是不同的,隔行如隔山,但专业人员能一眼看出。 “也许是因为宝船携带过来的?兄弟,这是一个研究方向啊,你愿意在我们公司任职吗? 我可以出资,让你研究这个现象的成因,论文第一署名填你。” “真的吗?我愿意。谢谢陈总,谢谢陈总。” 陈烨拍了拍这个水文海洋博士,真诚的陈烨自己都信了,海洋博士更是连连感谢。 反正这艘船现在一碰就散架,等这些专家研究下就会明白,到时候没人会怀疑这艘船不是这的。 那这种横跨了大洋地带的生物现象,就可以创造出许多篇论文,将陈烨公司的知名度继续在专业圈子提高。 多赢啊,赢麻了。 只是除了海洋博士,其他考古队员盯着沉船,满满的不甘心和失落,光是空船的,研究价值也不是没有,甚至还是很宝贵。 可相对于精致的文物,开盲盒的宝箱,保护文物那种小心翼翼,残杀胶卷的咔咔声,空船显然差了意思。 陈烨也注意到了这点,拍拍手让众人安静后,看着镜头,找了找角度,沉声说道。 “我之所以耗费重资,让诸位陪我寻找,这个花了很多钱买下来的沉船点位,那肯定不光是为了一艘宝船。 否则的话,就不必这么麻烦了,只需要探测到位,根据形状图像进行复原,不比这么空跑强? 其实有一点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根据记载,这艘船当年载有一个明国匠人制造,类似棺材,完全密封的铁箱子。 这个铁箱子,在出行礼单上明确记载了,里面装有一整套的永乐大典,而且是第一套永乐大典拓本。 当年永乐帝要求郑和下西洋宣读圣意,若是沿途有我华夏族人,一直在期盼王师,就要赠予他们永乐大典,宣读天旨。 可惜的是,如大家所知,数次下西洋郑和也没遇到,心中怀有明国的人。 而这个铁箱子,因为自身重达数百斤,无法快速转移,船都要沉了,海员顾不上,也就让它随着海船一起,沉下了海底。 我之所以买下这份记载,也是因为永乐大典,这份大明的百科全书。 他记载了无数的华夏文化遗产,医药,乐典,冶炼,历史,教育,天文,包罗万象。 它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瑰宝,作为一名华夏人,我有责任,有义务将它带回家。” “哗!” 瞬间一片哗然声起,在证实了下面真的有船后,现在陈烨说什么他们都信。 “陈总!好样的!” 鼓掌声重新响起来,陈烨微笑的看向镜头。 这个阳光的形象,队员们的鼓掌,可一定要给我拍下来啊。 收到信息的无人探测器操控员,操控着探测器,沿着船舱的木门,轻轻一撞就撞碎了腐蚀的木门,钻入后发现空荡荡的没有,又继续下一个。 最终在船尾位置靠上层的船舱,撞开门后,水中一个附满泥层污垢的箱状物体,映入眼帘。 “机械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