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四节 四面开花 (第3/4页)
冬的苦寒,新年的春天,来的似乎有些早。东都万物复苏,政通人和,街上百姓脸上,洋溢着安详的笑。 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到如今,终于过了些安宁的曰子。 如今的东都,不但为中原第一大城,人口有百万之多,而且四海敬仰,各国商贾来往穿梭,有的国外商人,甚至踏着初春的寒冰,顶着残留的东风,早早的的前来贸易。当然亦有的人,收获了个富足的冬季,悄然的离开东都城,只是离开前,还是忍不住的回头望上一眼,期冀着下次的到来。 唯一让他们稍觉得美中不足的是,东都正在和河北开战,那一线,兵戈寥落,杀气漫天,倒是极为危险,河北眼下不能经过! 幸运的是,到如今,大半个中原已经趋近安宁,让人心安的是,西梁王御驾亲征,虽暂时未能击退来犯河北军,可窦建德亦是未能再进一步。如今的主战场更多的集中在黎阳、东平、长平附近,河北军的第一波攻击狂潮,已被西梁王成功遏制。 这让很多人想起当初的东都之战,那时候的李密亦是气势汹汹,兵临城下,可在西梁王的防御下,瓦岗军僵持不下,很快土崩瓦解,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河北军很可能重蹈覆辙。 更多的人相信,他们再来的时候,大隋又能恢复到杨坚在时的国泰民安! 他们庆幸,东都城有西梁王镇守,他们相信,西梁王既然能将东都变成天下第一贸易之都,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到呢? 不过萧布衣却知道,他其实并没有做太多的事情,与其说他将东都改变,不如说他将东都恢复旧观。 萧布衣是个现代人,所以他很重贸易,知道国家富足,百姓才能安乐,更知道国家富足,才能经得起折腾,他发展国力的时候,其实亦为以后的征战做着储备。他大力发展贸易,不但和边陲、巴蜀,而且和海外、草原亦是加紧联系。 无论哪里的人,喜欢征战的毕竟是少数,萧布衣当然明白这点。杨广大业十数年,其实亦重贸易,很多渠道,都是杨广一手开拓,但是杨广始终把面子放在第一位,如今的萧布衣,却是纠正了这个偏差,东都根基尚存,征战不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以惊人的速度迅猛的发展! 端坐大殿之上,萧布衣才和群臣商议完商贸之事,见到群臣或失落、或振奋的表情,萧布衣微微一笑。 以往这种事情的商议,根本上不了台面,因为门阀士族,什么时候会瞧得起商人?可东都常年征战,为节省开支,前几年已削减众人的俸禄,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后,众人的俸禄这才逐渐恢复到原状。 众人忆苦思甜,终于明白商贸的重要,对于贸易的推广发展,也没有先前的那么抵触,所以战争看起来虽是破坏力极强,可有时候不破不立,亦会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门阀等级本来根深蒂固,可先经过杨广的大肆削弱,再经过战争一事后,对于庙堂的影响已远较以往要少,当然这种现象只限于东都新都,至于关陇那面,还是根深蒂固。 杨广对天下人而言,可说是罪大恶极,但是对于萧布衣而言,却是个大大的好人。 最少运河、制度、体系、经贸这些东东,都是杨广担负了骂名,萧布衣在这些基础上,取得了大隋前所未有的发展,亦是博得东都百官、天下百姓的称颂。 萧布衣总结这些道理的时候,听着群臣禀奏事宜。 殿上群臣次序上前,河南道行台杜才上奏,“启禀西梁王,河南境内连年征战,人口渐少,而郡县过多,有地方相距不过百里,却设置数县;有地方户口稀少,却分属两郡管辖。如此一来,郡县官员冗余众多,差役事吏卒成倍增加,国家开支增多,租调收入逐年减少,十羊九牧,此等现象不除,国力极为浪费。” 萧布衣问了句,“那依你建议呢?” 杜才道:“以往文帝在时,保留重要的官职而废除闲散的职位,合并小的郡县,还请西梁王废郡为州,节约开支。” 萧布衣点点头,“建议不错,不过事关重大,先请杜行台将各郡县户口细节上报民部,其余事情容我考虑后再做答复。” 杜才恭声退下,心中微喜,暗想萧布衣和文帝仿佛,实乃百姓之福,国家之喜。 又有刑部侍郎薛怀恩上前道:“启奏西梁王,按你吩咐,微臣和礼部尚书虞大人已重订旧律令,再废除死罪三十六条,流罪七十九条,徒、杖等罪五百一十二条,只确定保留治罪条款共四百八十条,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