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起风 (第3/3页)
道这是袁术刻意为之,也算是摆足姿态,给足面子了。 既如此,王政也要给些善意的回应了。 当日下午,他便带着纪灵等人捧着思量多日的广陵攻略登门求见,并请袁术召集昨夜赴宴的其他诸将,包括李仁,徐义等人,统统前来,就在省府堂上,临时召开一个短暂的军议,商讨此方案可行性如何。 虽非久经行伍,可王政单是这一年来经历的大战,乃至亲自指挥过的战役实在太过频繁,如今便是抛开系统给与的超凡武力,单在行军布阵而言,不说优秀,已绝对是个合格的将领。 而他做出的方案,也秉承一贯的风格,奇诡而大胆、细心而周密,颇有可取之处。 当然,缺点也还是有的。 毕竟徐州他才是今年才刚踏足,广陵更是从没去过,山形地貌,水路城势皆不熟悉,而客居扬州不久,对纪灵等人的部曲情况亦不算了解,可谓勉强知己,毫不知彼,战略中的疏漏不足并不是没有,更不在少数。 当然,这一点袁术和他的谋士却可以完美补充。 虎视徐州两郡久矣,对如何攻略,在袁术,阎象等人的心中,恐怕不知勾勒过多少遍了,此时干脆一并拿出,各取其长,互补其短,合成一个更完善的计划。 “早知州牧胸有成竹。”王政自嘲道:“政就不必班门弄斧了。” “哈哈。”袁术拈须含笑,道:“御寇何必自谦?本侯和麾下谋士的计划沉稳有余,进取不足。,指了指王政赞道:“你的计划却是无拘无缚,颇合兵家致胜出奇之道。” 当着纪灵等人的面,两位盟友极为融洽,对视一笑,一副英雄相惜的作态,等于将赵勋一事就此揭过。 “我军三路包围之势如今已形成。”环顾堂下,袁术笑道:“豫州等地的精锐也都基本调回,三日之内集结完毕,即可出兵。” “本侯如此大费周章,便是要此战有胜无败,更需毕其功于一役!”袁术拍案而起:“此事干系之大,相关细节把握,前番军议皆讲的清楚明白,赵勋!” “末将在!” 赵勋昂首出列,大声应诺。 “你所部人马,调集的如何了?” “禀主公,末将所部万二千人,五日前下令,三日前开始集合、备战,如今早可进入临战状态,唯待主公将令耳!” “大善!” 袁术击掌道:“你既犯言过,便要戴罪立功,明日便带着本部人马,顺淮河而上,昼伏夜行,三日内到达钟离,随后依计行事,一个月之内,本侯要下邳尽入吾手!” “若有毫厘之误,亦不必再来回见。” “喏!” 王政微微惕然,再望向袁术,此时那低眉善目之下,柔和清音之外,终于初次窥见了汝南嫡系的凛然君威,生杀予夺。 “主公,还有一件喜事。”这时阎象突然出列,躬身道:“今早刚得到捷报,孙策七日前从钱塘出发,进攻吴郡,如今已大败吴郡太守许贡,将其逼退。” “恭喜主公再得一郡!” “什么?”袁术闻言一惊,旋即大笑:“好好好,伯符旗开得胜,功在励军,本侯必重重有赏!” 又感慨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听到这话,堂中人人士气沸腾,军心鼎盛,唯有王政面色平静,纪灵则面露悻悻。 这时,袁术笑眯眯地看向王政,突然问道:“吾家小儿辈已破贼矣,御寇,你如何观之?” “正欲禀告州牧。”王政耸了耸肩,淡淡道:‘政这几日对麾下部署已大致熟悉了。’ “哦?”袁术立刻就听明白了,探身问道:“那御寇之意,是欲出战乎?” “固所愿也。” ...... 出门时天色尚早,王政又和纪灵回官厅聊了会,直接道薄暮时分,这才起身回府。 在旁人眼里,王政和往日并无区别,不过一直鞍前马后的亲卫却是敏锐地发现不同,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问道:“将军,是有什么喜事吗?” “喜事?”王政一怔:“何出此言?” “俺觉得将军今日似乎很是高兴啊。” “高兴?”王政低头咀嚼了会,摆手道:“不,应该是轻松吧。” “轻松?” 看着亲卫茫然的眼神,王政指了指不远处:“你且看。” 亲卫循着王政的指尖望去,便见天色骤变,眼见已是乌云密闭,阴雨将至。 下雨怎么还轻松呢? 亲卫愈发不解了。 “尔眼里见雨落。”王政哈哈大笑:“我目中见风来。” “这等闷热天气,清风徐来,岂不轻松?” 说着不再多言,打马一鞭,扬尘而去。吃瓜子的犀牛的骑砍三国之御寇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