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杨家父子 (第3/3页)
一见面,就紧张的开口问道。 不过,杨洪却只是摇了摇头,道。 “回府再说!” ………… 圣旨下的很快,就如天子所言,以杨洪的战功,给他的儿子一个荫封,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之前没有,是因为他仅有的两个儿子,杨俊已经是正经的实职将军,并不需要这个虚衔,而杨杰是杨家嫡子,日后注定要承继爵位的,也不需要这个区区六品的镇抚使。 但是,既然天子要给,底下的人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因此,杨洪上午出宫,下午圣旨便已送达,授杨杰为锦衣卫镇抚使,秩正六品,署千户职,命往兵部协助尚书于谦整饬军屯。 夜,杨府的书房。 杨洪盘膝坐在榻上,一份黄绢圣旨,摆在他面前的小几上,杨杰坐在对面,正将自己白天奏对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随后,陛下便让儿子退下,要召父亲觐见。” 提起当时的情景,杨杰到现在还是一阵心有余悸,道。 “父亲,儿子能感觉的到,当时陛下的确是对儿子起了杀心,若不是怀恩公公及时在旁提醒,只怕儿子此刻早已经身首异处,可是,恕儿子愚钝,实在想不明白,陛下为何会如此前后矛盾……” 杨杰当然能够看得出来,天子对他是欣赏的,而且,对于他呈递上的这份奏疏,也是认可的。 回府之后,杨杰又回顾了整个奏对的过程,觉得自己并没有说错什么,甚至于,就连他的那番儒法之论,他也能看出,天子是认可的。 可既然如此,为什么,天子又会对他如此态度呢? 杨洪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眼前的圣旨上,片刻之后,又落在杨杰带着疑惑的脸上,二者之间逡巡了几次,方叹了口气,道。 “杰儿,你真的想知道吗?” 杨杰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于是,杨洪的目光从圣旨上抬起来,认真的望着杨杰,道。 “因为你太聪明了!” 杨杰皱了皱眉,一时没明白这话的意思。 但是,他的确又想了起来,在整个奏对的过程当中,天子的确曾经也如此赞扬过他,甚至于,按照父亲的转述,之后在召见父亲的时候,天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可,这不是好事吗?杨杰一时有些不明白,疑惑的望着杨洪? 停了片刻,杨洪的神色有些复杂,方道。 “杰儿,太聪明的人,往往对世情看的太透,或者,自以为看的太透,以至于,少了气节和坚持!” “这,就是陛下对于态度矛盾的原因!” 听了这话,杨杰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但是,又没能想透,于是,一时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当中。 见此状况,杨洪摇了摇头,继续道。 “朝堂上从不缺聪明人,你能想明白的道理,自然也有人能够想明白,就如那儒法之辩,你说的固然不错,世间从无一定之规,乱世用法,盛世以德,因地制宜,因时而动。”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千百年人,无人遵行呢?” 杨杰到底是聪慧之人,脑子一动,便得出了答案。 “是因为,太难了?” “不错,太难了!” 杨洪点了点头,道。 “治国之道,自然无一定之规,但是,朝令夕改却是朝堂大计,何况整个国家的治国方略,牵一发而动全身,岂是一言用法,一言用儒可定之的?” “何况,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是因地制宜,何地制何宜,又该如何判断呢?” 说着话,杨洪的脸上涌起一抹感慨,道。 “远的不说,便说瓦剌寻衅大明,是该布德泽行王化,出王道之师,还是该威压百域,铁骑踏草原,寸草不生呢?” “选错了,便是万劫不复!” “所以,不能选,治国惟仁惟德,是千古不易之理,亦是圣贤之道,你之主张,说好听了叫因地制宜,但是实则,也可称之为不择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我这么说,你能明白,为何陛下对你的态度如此矛盾吗?”月麒麟的皇兄何故造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