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446节 (第2/3页)
先,而王大学士的新政,却以重利为先,他们自然会反对,此更多是观念之争。” 王安石长叹一声,感慨道:“国之弊政,皆源于利,若不重利,又如何做到对症下药。” 他深受儒学教育,他不重仁义吗? 他为官多年,是孑然一身,在地方为官时,也造福一方,其私德方面是无可挑剔,其才华那更是世上少有,这种臣子不就是儒家所希望见到的吗? 可见他不是不重仁义,而是他希望对症下药,国家的问题就是没钱,讲仁义是赚不到钱的,只能谈钱啊! 张斐笑道:“可是没有一本教材,是认同王学士的理念,如此教材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给新政提供源源不断地敌人,若不改变,依我之见,今后还是避免不了人亡政息的局面。” 王安石不禁诧异地瞧向张斐。 他如何意识到不到这个问题,其实在历史上,他就针对过教育进行改革,如果他这一次教育改革能够成功,估计真的能够改变历史走向。 因为他是提倡经世致用,文武兼备,学有专长,学用一致的思想。 同时,他寻求是能够理财整军,富国强兵的人才,而不是那些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腐儒。 他认为如今朝廷对于文章过于看重,使得读书人的思想都束缚其中,但儒家许多学问都是没有用的,但又将其它有用的学问给挤压的没有生存空间,如医学、算学、武学,甚至于科学。 在他执政期间,是加强对医学、算学、武学等等专业的教育。 可见他非常清楚一个道理,就是政治改革,教育先行。 而他的问题就在于,他将这话是直白的说出来了,并且还就是这么干得,那么后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是人未亡,政已息。 但此时此刻,张斐这一句话算是说到他心坎上了,这与他所想,真是不谋而合啊! “王大学士为何这般看着我?”张斐故作忐忑地问道。 他知道王安石是有这打算,故此他才敢这么说。他跟司马光可就不敢这么说。 王安石目光一收,又是激动地问道:“不知你到底打算怎么做?” 张斐解释道:“我的本意其实不是要改变当下的教材,而是追求其他领域的教育,比如说算学、法学、医学、武学,等等。 因为我觉得,目前朝廷的人才过于单一,就比如说财政方面,很多官员的才能,就还不如那些商人,但是国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构成,是不能用单一的学问去应对所有的问题。” “妙哉!妙哉!说得真是太好了!” 王安石听得是心花怒放,抚掌称妙,人生若能得一知己,真是一大快事,都顾不得浮一大白,又急急问道:“你跟司马君实是如何说的?” 张斐道:“我方才就只是说,打算捐助讼学的教育,毕竟这是我的强项,如此说的话,也就不会引人怀疑。” 王安石听罢,顿时又警惕地瞧了眼张斐,心想,这小子不会是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吧。 你跟司马光就说捐助讼学,跟我就说捐助算学。 到底哪句是真。 王安石抚须沉吟少许,突然喟然一叹,“教育之事,事关立国之本,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啊!倒也怪不得你,你还是先保住你自己再说吧。” 言下之意,你既然都说捐助讼学,那你就先捐助讼学吧。至于什么算学,医学,就算了呗。 张斐是心如明镜,这老头其实是在试探自己,于是道:“如果我达不到目的,我就还不如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