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_第二百五十一章:长安议事,是战是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长安议事,是战是和 (第3/4页)

需多礼。”正德帝微微点头示意许镇入列。

    待许镇入列后。

    正德帝目视群臣数息。

    随即将御桉中摆放的一封奏章递予下手位置的太子许雍。

    缓缓开口吩咐道:“念。”

    “遵旨。”许雍双手接过正德帝递来的奏章。

    待奏章缓缓打开后,许雍童孔忽然一凝。

    许雍强行稳住心神后,缓缓将那奏章中的内容一一诵出。

    待诵读至李光利大败后,许雍原本平缓的语调忽然出现一丝震惊与悲伤之意。

    待诵读至李光利夜袭敌营,杀敌无算、焚敌粮草、牛羊无算后。

    许雍语调中忽然出现一丝开心之意。

    两次情绪的波动,都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

    然,即使波动再细小,也很难逃得过始终以眼角余光打量他的正德帝。

    片刻后。

    奏章诵完。

    “父皇。”

    许雍恭敬地双手将奏章呈于御桉之上。

    正德帝微微点头,示意许雍归位。

    直至重新归位后,许雍方才微不可查地松了一口气。

    正德帝再度目视神情各异的朝中大臣们。

    沉默十余息后,正德帝缓缓开口问道:“众爱卿如何看待匈奴内部问题?”

    话音落罢,满堂寂静。

    十余息后。

    兵部尚书王福昌出列拱手行礼道:“陛下,以臣之见,当做两手准备。”

    “其一,命边郡诸王与郡守做好匈奴全面反扑的准备。”

    “若匈奴当真内部不和,以战争手段转移族群内部的矛盾,或许便是尹稚斜稳固内部的唯一出路。”

    “故,臣以为不得不防。”

    “其二,命细作、密探深入单于王庭,详查此事,若此事当真属实。”

    “我朝或可行推波助澜、借刀杀人之举。”

    “自敌内部分裂、瓦解敌人。”

    话音落罢,王福昌再度拱手行礼。

    简而言之,一方面做好全面防守的准备,一方面行推波助澜、借刀杀人之举。

    正德帝闻言并未急于表态。

    其目光再度缓缓游走于群臣之间。

    直至大半官吏出列附议后。

    正德帝方才微微点头。

    待王福昌重新归位后。

    正德帝缓缓开口道:“众爱卿如何看待漠北战局?”

    此言一出。

    满堂寂静无声。

    正德帝所谓如何看待漠北战局,无非是战与和罢了。

    若战,以大周现如今的国力,防守绰绰有余,进攻则力不从心。

    若非如此,正德帝一开始便不会定下退敌千里之基调。

    然而,令正德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匈奴此番反应竟会这般激烈且迅捷。

    若是继续大规模增兵,恐匈奴未灭,国内先起变数。

    若是小规模增兵,于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无异于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但若不战,转而求和的话。

    暂且不提大周与正德帝的颜面挂不挂的住。

    但凡大周稍稍透漏出一星半点求和的意愿。

    以匈奴单于尹稚斜的脾性,势必会给脸不要脸,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进尺。

    且,最为重要的是,一旦透漏出求和的意愿,西域势必再起波澜。

    一时间。

    随着李光利的战败,大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御书房内的寂静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渐渐地转变成了如同鬼蜮般的死寂。

    且,死寂已然在悄无声息间缓缓凝固。

    事关一国国运,无人敢率先出列进言。

    片刻后。

    正德帝的目光自群臣之间缓缓游走一周。

    最终落于位于其下首位置的许雍身上。

    正德帝缓缓开口问道:“太子怎么看?”

    许雍心中一凛,随即缓缓开口道:“启禀父皇,以儿臣之见。”

    “当广增王者之师,以雷霆之势将那匈奴左谷蠡王部连根铲除。”

    “那左敦仅仅携带万余狼卫,便敢行至云中关外三百里内。”

    “可见其气焰何等之嚣张。”

    “若能以雷霆之势将此贼子连根铲除,势必会起到杀鸡儆猴之效。”

    “且,左敦身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