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 (第3/4页)

,就在清军的这种想法越来越坚定的过程中,明军已经暗中在进行其他歹毒操作了。

    ……

    九月二十六,明军改变战法后的第四天,

    又一队去怀远换防的清军生力军,从凤阳坐着战船走淮河水路往前线增援。同时,也有一批此前从怀远战场运回来的重伤员,送到凤阳城内疗伤。

    要送伤员回城,当然不可能整支船队都是伤员,还要有看护的士兵和水手,否则谁来驾船呢。

    而这种时候,负责看护和驾船的,往往都是怀远清军中一些关系硬的子弟,想要当逃兵、暂时到相对后方安全的地区服役。这种事情任何时代都是免不了的,就像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里演的那样。尤其清军入主中原数年,内部也有不少腐化堕落的存在,一些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已经生出了遇到战乱能躲就躲的心态。

    清军也不可能严查回城的每一个士卒,就算有前方逃兵归队夹带,只要对方背景够硬、身份明确,也都能轻松混进来。

    时间很快到了当天深夜。除了轮到值夜巡防的士卒外,其他守军多已回营歇息。

    在凤阳城内驻防休整了七八天的耿仲明,自然也不例外,在书房中点灯看了一会儿兵书,就打算歇息。

    耿仲明是崇祯五年就投了鞑的老牌汉奸了,如今年事已高,将届六旬,积年战伤劳损,也让他的身体不是很听使唤。

    历史上他也就再活两年便要病死,如今的健康状况只能说是勉强凑合。

    他如今的身份,是怀顺王、汉军旗正黄旗旗主,在清军的汉人将领当中,也算是地位最高的那一批了。

    若是倒退三四年,他对大清的信心绝对是坚定无比,那时的大清蒸蒸日上,开疆拓土越打越强。但自从三年前开始,连耿仲明这样的铁杆老牌汉奸,都开始内心发虚了。

    大清的连连战败,损兵折将、被拥立了英明新君的大名反推夺回了淮南土地,都让耿仲明不由自主怀疑人生。

    他一度觉得:莫非,大明当初不行,只是因为崇祯的刚愎自用、刻薄寡恩、人心离散?不是大明不行,只是那个皇帝不行?所以换了个肯放权的皇帝,大明马上就变强了?

    这种想法一旦在心中生根发芽,就让人越来越恐惧。只是耿仲明也知道,自己是最不可能被大明赦免的那一批死硬铁杆,也就没敢生出异心。

    耿仲明看了一会儿书,觉得倦意渐深,正要熄掉桉头的油灯,忽然却得到心腹亲兵来报,说是有少将军的心腹,从前线战场逃了回来,急于求见。

    耿仲明一惊,连忙吩咐偷偷带上来,还叮嘱了一句,确认没有被人发现。

    耿仲明这几天原本还挺悲痛的,以为儿子在淝水之战中当了俘虏,甚至可能是阵亡了,明军全歼了最后留在淝西的清军步军殿后部队,那批人一个都没逃出来,所以也没人能拿出个准信。

    如今距离决战结束,已有半个多月,耿仲明已经不太抱希望,只愿儿子在战俘营里能隐姓埋名就好,谁知却忽然有了希望。

    很快,一个耿家的心腹军官被带了上来,耿仲明也认识,那是一个自己多年的老弟兄,他亲自安排到儿子身边保护儿子的。

    “耿六?你逃出来了?茂儿怎么样了?是被生俘的吧?有没有被明军识破身份?”耿仲明立刻拉住那老部下追问。

    “王爷!标下无能,小王爷他……为了求生,做了无君无父之事,标下也无法阻止!”耿六一时都不好意思开口。

    耿仲明却不是很在乎那些细节,只是先喃喃了几声:“还活着就好,还活着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淝水之战被俘的多了去了,朝廷也不会特地苛责的。”

    耿六却面露羞赧,叹了口气:“若只是投降,也就罢了,小王爷为求免罪,竟然在最后关头跟饶郡王的亲卫拔刀相向,自相残杀以向明军卖好。

    最后他还冒功,说饶郡王是他阵斩的,让朱树人饶恕他,给他官职爵位赏赐。”

    耿仲明脑袋顿时就“嗡”地一鸣,好悬没当场晕倒。

    这特么不是坑爹么!你爹还在清营呢,敢闹那么大,如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