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 (第2/4页)

清军之速度,七八万人要集结于一处也不难,我军怕是狼入虎口啊!”

    朱树人耐心听完,并没有直接打断。他知道,这也是一个跟黄蜚、刘肇基这些新归他统属的北归派武将建立互信的过程。

    越是跟领导不熟的武将,越是不敢提意见,现在难得敢提了,就该鼓励,培养其积极性,不能让对方只做一个执行者。这样久而久之,部队的凝聚力和指挥才能如臂使指,同心同德。

    所以,朱树人让黄蜚彻底说完,才和颜悦色地拍拍他肩膀:“连黄军门都知道淮安不可轻攻,那鞑子自然也不会提防了,说明这事儿有点可乘之机。馏

    而且,能不能攻淮安,关键不在于机会大小,而在于本王的命令是否严苛——本王可没说要让张名振孤注一掷、立下军令状非得拿下淮安城不可,

    如果只是羊攻,只是偷袭试一试,发现没机会就直接退,以我军水师战船之利,鞑子能留住他么?留不住的!反而还能借机调动扬州城外试图围攻的清军、拉扯出敌人更大的软肋!”

    众将听说这种袭扰并不是让人立军令状强攻,只是偷袭分散敌军兵力,便没有再说什么。

    而且这里面必须提一句,以免后世看官不理解:在后世的地图上,淮安城距离淮河入海口还是挺远的,船只逆流深入,可能会被人堵在河里

    但是在明末,这种风险却完全不存在。主要就是因为一直到1860年代黄河北归之前,黄淮合流那几百年里,黄河泥沙导致了苏北盐城等地的土地,往黄海里长了足足一两百里宽!

    如果分别看明末的地图和现代的地图,就会发现现代的盐城、阜宁主城区以东的土地,明朝的时候都还在海底下,没长出陆地呢。

    当时淮安城离海岸的距离,比现代至少近一半。淮河河道也比现代的苏北灌既总渠宽深好多倍,指望靠小船和人造暗礁根本无法拦河截杀。馏

    黄蜚想了想之后,也是心悦诚服赞叹鄂王爷高瞻远瞩,用兵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不着形迹:

    “……如此末将便放心了,要是此计能成,建奴这波淮南攻势,应该不久就会退走。不过最近几天,扬州城防还是要小心戒备。

    张将军就算即日开始准备走海路迂回,算算路程,至少也要三日后先到苏州出海,再迂回北上数日,再逆流进淮河口偷袭一日,加起来七八天后才能见效。”

    朱树人澹然一笑:“嫌慢?”

    黄蜚:“末将岂敢嫌慢,再守七八天还不是轻而易举,只是说不可大意罢了。”

    朱树人又拍了拍他肩膀:“七八天其实刚好——你想,就算淮安被偷了,清军敢因此就彻底弃攻扬州、全军北撤么?不会的,最多只会分兵去救。

    因为没得多尔衮的许可,他们谁敢就此说彻底终止这次南征?对面那几个建奴将领、贝勒,一个都担不起这样重的决策责任!馏

    而昨天建奴才刚刚、彻底确信多铎的死讯,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已经写好了急报奏表,派六百里加急往北京送了。两千多里路,到北京也要四日,折返也要四日,还要给两头留出决策时间。

    我估计,十日之内,对面的建奴将领们才能统一决心,摆脱退兵的罪责。而淮安那边如果八天见效,时间差就太完美了,刚好卡在敌军将退未退、等到推卸罪责借口前夜,这,会是敌军军心最混乱的时候!”

    军事上的借口、台阶,八天后到位!

    政治上的免责、台阶,十天后到位!

    这两个动摇借口之间的时间差,就是最完美的、军心最混乱松懈的良机!

    一众部将、幕僚听了之后,也是升起一股不寒而栗。

    自古足智多谋之士多矣,但便是诸葛、谢安、虞允文,哪个能说这样精确定量地分析推演?古人用计,很多都是大而化之,并不会精确数学计算。馏

    “王爷神算,古今无匹,末将等能受王爷统辖、带掣建功,实在三生有幸!”

    “我大明之前的督抚、督师,若是都有王爷您这般运筹帷幄,天下何至于此!”

    “末将等这就去准备!到时就能趁着敌军将退未退之时,掩杀其后军!”

    ……

    计策有了定论后,此后七八天的垃圾时间,自然没什么可赘述的。

    无非还是淮扬之间各县的攻城尝试、偶尔拉锯转移目标。

    清军攻打扬州数日,果然继续灰头土脸,各种尝试都失败了,还每天都能继续折损好几门红夷大炮、战死数百精兵,负伤更是上千。馏

    攻不下扬州,期间清军还试图转移目标去泰兴、海门等县城捞点好处,无奈明军的长江江防很扎实,水师可以随时调动大笔支援部队跟清军打消耗。

    所以哪怕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