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劝降 (第2/2页)
项元镇此来所为何事,自己都至少可以从他口中得知一些关于外界的情报。 项元镇登上城墙,与众人见礼。 王禀问道:“项节度此来,不会是为了给金军当说客吧?” 项元镇笑道:“我确实是说客,但不是金军的说客,而是太原百姓的说客。” “怎么个说法?” 项元镇说:“王总管是打算和太原城共存亡吧。” 王禀点头道:“不错,不止是我,全太原两万军民都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这一点,项某十分佩服。 天下好汉本就不多,更可贵太原有如此多的英雄儿女。 若是死在这里着实可惜。” “哼,说了半天,你还是想劝我们投降。”项元镇回头望去,却见身后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眉目之间和王禀有六分以上相似。 “小王将军此言差矣。 我不是来让你们投降的,而是来邀请你们加入我大齐。” 王荀道:“有什么区别吗?不必了,我们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wap. 绝不会为了苟且偷生,就委身敌寇。” 项元镇摇了摇头:“小王将军自认是大宋忠良,忘了大宋是怎么出卖你们的了?” 王荀咽了口吐沫,冷哼一声转过头去,说不出话来。 韩世忠道:“我们不愿降,也不能降。 如果我们降了,太原落入金军之手。 金人再次南下时就将毫无阻碍。” 项元镇反驳道:“你们就算不降,又能顶多久。 我看你们这些军官都饿的面黄肌瘦的,城墙下的百姓有的连站都站不起来。 太原陷落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 你们坚守太原固然可敬。 但最终的结果也就是和太原一起被金军摧毁罢了。” 众人心中都有掂量。 太原最多也就是在守一两个月。 到时候不用金军进攻,城内的军民就会被饥饿打败。 项元镇说的是实话。 他们中有很多人也不是不想走,而是被金军的防御工事困在了太原城里,实在出不去。 有机会跑的话,他们是不会放过的。 项元镇看众人脸色似乎有些动摇,便要趁热打铁。 “诸位,我知道你们都是忠臣义士。 不愿意背叛效忠多年的大宋。 但我希望你们明白,如今的大宋已经不是多年前的大宋了。 现在的大宋朝廷腐败,皇帝昏庸,文官乱权,武将惜身。 百姓贫苦,各地烽烟,管理不仁,盘剥黎民。 是以天降灾以罚之。 昔日商王昏庸,天命武王伐纣而代商。 秦朝残暴,汉以仁德取天下。 宋朝腐败,天下诸路群雄并起。 正是改朝换代之际。 诸位难道看不出来吗?” 项元镇一番话语,先是给宋朝的正统性判了个死刑。 宋朝虽是正统,但因为统治阶级倒行逆施,丧失人心,寿命已经到头。 该将权柄交给新兴王朝了。 随后他又道:“当今天下大势,金国残暴,不得民心,虽强于一时,却难以持久。 西夏偏安一隅,皇帝胸无大志。 辽国已亡,其族亦沦为奴仆。 大宋对辽国灭亡前事视而不见,早晚和辽国一样的下场。 夫唯我大齐以仁德治世,大王勤政爱民,百官文武相合,军民一体,亲如一家。 乃民心之所向,众望之所归也! 几位都是当世人杰,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 若肯去我大齐,何愁不能有所做为。 今日太原虽丢,将来早晚能取回来。 切记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张孝纯和王禀等人念叨着这句话,都有些意动。 旁边的太原百姓听说是要去齐国,也罕见的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看来他们也觉得齐国是个好地方。 张孝纯问道:“项节度,我再问你一句,外面现在到底是什么局面,你们跟金军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若是降了你,是不是就等于降了金?”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