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逐渐的工业化 (第2/2页)
回来。” 长老是让慧明去发现吴用的尸体,顺便帮他安葬。 他早就看出了吴用心怀死志,也知道劝一个一心求死的人是没用的。 对有些人来说,活着比死了还要痛苦。 方丈虽然慈悲,也不会去随便救人。 这是吴用自己的选择,方丈也选择尊重。 花荣回到宋境,接上了自己一家老小,随后连夜奔赴齐国。 他在齐国有妹妹和妹夫。 跟其他齐国将官的关系也都还不错。 要融入其中并不是一件难事。 陆阳知道花荣要和金国作战。 于是便安排他去了北方燕山府。 给孙安当了副手。 宋江一伙彻底毁灭。 但他们对于现在的天下大局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 齐州济南府,陆阳率人出了城,来到城池附近,建在河边的一座工业区。 汤隆在前面带头,领着陆阳等一众政府要人进入里面参观。 刚刚进入厂区,便能听到叮叮当当的铁锤锻打之声。 这一片是汤隆管辖的兵工厂。 梁山军士的武器和甲胄也大多从此处流出。 汤隆一边走一边说。 “今日请大王过来,不是为了别的。 只因前些时间,大王跟我说的水力锻床,终于有了突破。 几位随我来。” 众人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便跟随汤隆进到厂房之中。 却见厂房靠近河岸的一侧,数条巨大的传动轴一只延伸到室内。 轴末端带着一个圆环形的铁质盘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均匀的卡扣。 闻焕章道:“这不是齿轮吗?” 汤隆介绍道:“没错,这就是齿轮。 大王前些时候跟我说过一个思路。 我们这些铁匠在打造兵器盔甲时,往往要对铁块进行千锤百炼,以保障其性能优越。 但锤炼的过程十分浪费体力。 也浪费时间。 大王当时说,既然水力能推动磨盘,为什么就不能抬起铁锤呢? 我回去以后冥思苦想,造出了现在的这种锻床。 用外面和水流动带来的水力,通过钢轴和齿轮传动来抬起铁锤。 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体力,几个学徒就能轻松锻造出完美的钢胚。 以后我们就省事多了。” 陆阳勉励道:“我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你竟然真的放在了心上。 好,此事可以大大提升兵工厂的生产力,值得大大嘉奖。” 众人看完了水力锻床,随后又到了下一个厂房。 这里仍旧是由水力锻床组成的车间,不过是用来打造甲片的地方。 刀剑这种高性能的武器,依旧需要手艺高强的匠人来亲手制作。 他们并不在此处。 陆阳参观完了兵工厂,转而进入了附近的水泥厂。 不远处还有侯健负责管理的纺纱厂。 以及正在实验中的火器厂。 陆阳仍旧没有放弃对于热武器的研发。 只是这个年代的钢材却是存在问题。 不管是火药性能,还是枪管密封程度都无法令人满意。 先前造出的十几把原型火绳枪。 效果都不能令人满意。 哑火炸膛现象时有发生。 而且概率还不低。 事故率高到军士们根本不敢用手拿着开枪,只敢用架子固定在地上,点完火就跑。 射出的弹丸威力又小,射程又近。 三十步以外基本丧失威力,三十步以内也不如传统弓弩好用。 射速很慢,枪管还会发热。 相比于技术十分成熟的强弩,火枪除了声音大一点能惊吓对方的马匹,其余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连火器厂的管理人都怀疑这项目到底有没有前途。 不过陆阳十分坚持要发展火器,他们只能照办。 火器的发展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上的。 现在火器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炼钢技术和密封技术上没有突破。 等到这些基础技术有了突破。 火器的发展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到时候说不定连蒸汽机都能提前搞出来。 火器厂这些年来也不是毫无进展,至少他们通过陆阳给的一硝二硫三木炭的比例渐渐摸索出了最为合适的火药配比。 用最少的药量,产生最大的爆炸。 尤其是在火药里面混入白糖之后,爆炸威力十分的惊人。 足以开山裂石。 火器厂从汤隆的兵工厂里定做了不少铁质的壳体。 灌入火药,插上引线,密封完全之后,就是一个威力极强的炸弹。 初步实验已经完成,第一批也准备交付部队使用。 用来攻城或者守城。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