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换个皇上 (第1/2页)
朝堂众臣都是琢磨皇帝心思几十年的老手,一看他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今天还不是童贯的死期。 张克公并不甘心,他连忙出列道:“陛下,童贯身为宣抚使,却引金兵入境,姑息放纵,以致金军反目,随后又弃城而逃,造成河东困局。 其罪大矣,不可不除! 请陛下圣断,切勿迟疑,免得寒了前线将士与天下百姓之心。” 赵佶若是能杀伐果断,力除奸臣,大宋也不至于变成今天这样。 宋军拉跨,朝堂混乱就是他上位这几十年的事。 让他一瞬之间做出改变,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等他认识到错误,想要悔改的那一刻,一切就都晚了。 王黻也看出来了赵佶对于童贯有些下不去手。 便出言奏道:“陛下,童贯弃城而逃,确实罪大恶极。 按律理当重处。” 张克公看了一眼王黻,他可没有觉得王黻会帮自己说话。 这明显是欲扬先抑,转折应该马山就到。 果不其然,王黻随后又道:“但是童贯也为大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攻西夏,平方腊,灭辽国。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泼天大功。 还请陛下念在童贯曾经功劳的份上,免他一死。 依臣之意,不如将其免官去爵,贬为平民,终生思过,没有陛下圣旨,不得踏出家门半步。 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绝对不行!这也太便宜他了。他的所作所为,千刀万剐,死不足惜。 哪有这么轻易就算了!” 赵佶听了王黻的方案,明显有些意动,只是还不好直接下旨。 他又假模假样的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朝堂众官都是见风使舵的高手。 刚才观察了一番,立马就决定顺着皇帝的意思说。 “臣等以为,王丞相所言甚是。” 赵佶叹道:“张爱卿,众臣都以为王卿的方案好,我看还是不要违逆众意了。” 张克公还想说什么,赵佶却不给他机会。 当时便宣布退朝。 圣旨随后下达。 童贯再次保住了狗命。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过了两日,赵佶的气消了。 王黻又向赵佶进言:“陛下,童贯这几日每天在府中静思,只觉得对不起陛下。 特写了一封书信,请陛下看看吧。” 赵佶接过信来,本欲直接撕掉。 但又忍不住心中好奇,于是将其打开。 童贯熟悉赵佶的心理,他在心中时刻回忆当初伺候赵佶的日子。 勾起了赵佶对他的情谊。 “哎,童贯还是忠臣,只是犯下了大错。” 王黻劝道:“陛下,说是大错,却也没有什么后果。 河东还有太原城,出不了大事的。” 赵佶这么一想,就觉得自己对童贯的处罚确实是重了些。 于是便再次下旨,让童贯可以自由出入,不必再思过了。 这就是一个信号。 童贯东山再起的信号。 赵佶原本还觉得天下仍旧太平,大宋已久稳固。 但今天送来的战报却狠狠的打了他的脸。 金军六万余人出现在井陉县,数日之内已经连续攻下赵、磁、邢、洺四州。 相州被围,知府韩治发信求援,十万火急。 金军势如破竹的进攻速度可吓坏了朝堂诸公,连赵佶都想躲到桌子底下去。 再照这种打法,要不了几天,金军就会兵临开封城下。 当初齐军声势最盛的时候,也只是攻下了应天府就没有了进一步的动作。 赵佶虽然生气,却不至于害怕,因为他知道梁山并没有攻击东京的打算。 如今金军摆明了架势是直奔开封城而来。 赵佶再也忍受不了内心的惶恐。 不仅是赵佶如此,朝堂之上也立刻分为了两个派系,一方主和,一方主战。 主和派势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