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少爷出生有异象 (第1/2页)
“五五分?” 老富心头一动。 其上任领班军机大臣后可不是光顾着打拳,而是实实在在想替大清做事的。 而大清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湖广的番贼,也不是台湾的天地会反贼,更不是八旗内部的分裂,而是巨大的财政亏空。 老富深信,世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 有钱,就有兵有粮,有能战的军队,有稳固的统治。 没有钱,什么都不是。 当初他之所以参与对乾隆的反攻倒算,除了为那拉后报仇,也是想将乾隆拉下来,要不然再任其由挥霍,大清迟早要被这个败家子皇帝败光。 现在败家子被他控制住了,那自然就要重新整理财政。 国库税收问题,老富同户部尚书永贵有过研究。 现下大清的赋税收入,除各省田赋、盐税,大小官捐外,最大的收入就是来自于广东的粤海关监督。 也就是六子贤弟口中的南洋一口通商。 田赋、盐税是固定的,大小官捐虽不固定,但所得每年最多数百万两,这两项加一起国库一年财政收入在三千万余两左右。 然而,光是负责与海外各国贸易的广东十三行,去年上缴朝廷的税银多达六百万余两。 这笔钱加上对扬州盐商卢家的查抄,才堪堪撑住了四川、湖广用兵。 因此,理论上若是天津也开口通商,每年能为朝廷带来的税银最少也能有五百万两。 就是对半分,也有二百五十万两。 这里开点源,那里挤一点,财政的亏空总能一点点抹平。 想到这里,老富开始盘算北洋通商的可行性起来,甚至想将这个通商权力从直隶收归中央。 五五分的不行,起码三七才行。 贾六不担心老富不肯松口给批文,老话说的好,敌人支持的我们要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要支持。 废除多口通商的可是乾隆,如今是老富当政,还能走乾隆的老路? 真继续照搬乾隆的政策,那兄弟二人不是白干了么。 而且,贾六要的更多,有件事他必须点一点老富。 “南洋通商实是巨利,每年不会少于五千万两数,然朝廷得到的税银不过是小头,大头在那十三行手中。” 这一点贾六没有虚报,事实情况就是如此,清廷在广东的一口通商可是造就了一大批世界首富。 事实上在鸦片战争之前,清廷同西洋各国贸易都是顺差净赚,每年欧洲人辛苦在海外挣的白银大半都流到了中国。 问题是,清廷从中仅仅拿到了一两成,属真正小利。 大利哪去了? 自是在那帮行商手中。 “十三行?” 老富想到什么,打开抽屉,从中找到一份粘竿处几個月前关于广东十三行的调查报告。 报告主要是说十三行与洋商的交易方式。 非常简单,即十三行组织人手从内地采购茶叶、蔬菜、陶瓷、丝绸、银器等中国特产,通过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代表赫德签署买办协议,将大清货物指定荷兰商船往欧洲贩卖。 报告最后提到有家同文行于乾隆三十二年收入高达1200万两,几乎是江苏、浙江、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