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寻珍_第五百四十一章 窻国通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一章 窻国通宝 (第2/2页)

可以肯定地出现偏差。就像有的人说,万字是现代简体,古代不可能有一样,其实古代俗写恰好有万字简体写。又比如,草书之体,更是缺笔少划,追求神似,而非形似。”

    “另外,辽、金、西夏、元等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使用汉字时缺笔少划那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辽钱为最,在元钱中也不鲜见,如元统元宝,‘统’字左边为元,元贞元宝,‘贞’字上方少一横。”

    听过李肖讲述后,向北寒也曾经在李肖的收藏古币中,看到了一枚“至元戊寅”、背香殿的一枚供养小钱儿,戊字就少了一点。其有意还是无意漏掉那一点,现在无从查考。但要说这是古人的一种书写形式而已,也还多多少少地站得住脚。

    而向北寒手里的这枚在食用油里一直泡着的“窻国通宝”,虽然不是古币鉴定中所说的“仅见”钱币,但也是极其稀少的东西。

    这就恰好应了古董文玩鉴别中的一条所谓“一半”概率,即真赝各占一半,这就是因为,没有参照品。说赝不过,言真亦可。

    其实啊,这就是鉴定界某些人极其丑陋的习惯,当说不出藏品更多毛病理由,又不想承认藏品为真的时候,往往通通以“后仿”来下结论,这样即可维护面子,又能否定藏品。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对于手里的这枚简直和新的一样的“窻国通宝”,向北寒心里有自己的结论,那就是这枚钱币是真品无疑。

    之所以这么新,就是它一直在油罐子里泡着,让人给当成了厨具。至于为什么被放在油里面,大概是因为这枚钱,即便是在元朝的时候,在中原地区也是不能流通的。而老百姓偶尔得到后,花也花不出去,扔了又可惜,就绑在一个竹棍上,被人当成了点油做菜的工具。

    想到这里之后,向北寒就把这枚“窻国通宝”仔细地放在了衣服里面的贴身口袋里。想着,回去后再请李肖掌掌眼。对不对的都无所谓了,白送的。

    看完了钱币,向北寒抱起那只渣斗就又转了一圈。眼见着也没什么可看的了,就想着下楼出去。

    他是从南边的正门进到古玩城里的,出去的时候,他却走了另外一边的北门。按照向北寒的习惯,逛古玩地摊不走同一条路,那样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就在他走出北门的时候,就看到不远处围着一群人,正在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

    向北寒想着,可能是有谁在那边摆了地摊,这些人在看货呢。

    出于好奇心,向北寒也走了过去。可当他走近了一看,才发现并不是摆地摊的,而是在众人围观之下有人在现场修瓷器呢。

    “现如今会这门手艺,又靠着它吃饭的人可真不多了。”

    心里想着,向北寒就往前凑了凑,目光穿过人群,这才看出来,原来里面干“锔瓷”的人竟然是一位缺了一条左腿,左手只剩了三根手指的残疾人。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这一幕,让向北寒非常的震惊!披雪楼主的鬼眼寻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