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腹黑皇帝憨太子 (第1/2页)
论道输了。 只要今日的事情传了出去,这几个僧人,绝对讨不了好。 他们估计会被逐出佛门,再也没有寺庙肯收留他们。 最终或是还俗,或是流落街头,做一个野僧。 相对的。 既然他们给赵策安了道教的身份。 那作为统治者的弘治皇帝,也要对此事作出表态来。 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 在皇帝面前论道输了的一方,无异于会招来灭顶之灾。 无论佛道,先前都迎来过几次统治者的大清洗。 今日发生的事情,不止皇帝,就连未来的皇帝,都是看在眼中的。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的大师,甚至连脚步都开始虚浮了起来。 一个人死,可能还不算太怕。 但如果因为他害死了一群人。 那他身上的罪孽,可就洗不清了! 弘治皇帝作为一个仁慈的守成之主,当然不会用这么激进的手法。 但不激进的手法,他一时也有些想不到了。 赵策思考了一番,才说道:“陛下,臣听闻先帝之时,大肆册封了许多的僧人。” “一直到如今,我大明境内的僧人数量都还是不少。” 弘治皇帝点点头。 “不错。” “朕登基后,整肃了几番。” “但僧人的数量,还是只增不减。” 寺庙不用交税。 挂靠在名下的田税、人头等,全部都不用交。 更有些有经营头脑的大和尚,甚至能把寺庙经营成拥有当地最大产业的集团。 他们大肆兼并土地,发展教众。 随着佛教的发展,僧人也越来越多。 除了极个别真心想要求佛的人外。 其实寺庙中大部分人,都不是为了佛祖而去。 这些僧人不事生产,一切都是靠香客的赠予和施舍。 大明建立以来。 除了第一任皇帝对和尚的态度差一点之外。 后面的几任皇帝,虽然都尊道教为国教。 但对佛教的态度都不差。 因此佛教在大明,可以说是发展的一片欣欣向荣。 在历朝历代中,就数明朝修建的寺庙最多。 儒家也认可了佛教,正在与佛教和平共处。 发展的好了,自然就想的更多。 赵策道:“臣以为,这次的事情,正好是一个契机。” “契机?” 弘治皇帝道:“详细说说。” 赵策回道:“这些僧人中,假和尚的数量,并不在少数。” “僧人留在大明,无异于有其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大明可以以此来制衡乌斯藏等地区的平稳和平。” “另一方面,佛教确实有利于朝廷管教百姓。” “但僧人人数过多,对于我们国朝来说,却不是一个好事。” “陛下问臣,要如何处理此次的事情。” “臣觉得,可以让今日论道失败的大师,带领肃清出来的假和尚们,戴罪立功。” “为我大明再立下传道之功。” 弘治皇帝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满头雾水的看着赵策。 “你方才说我大明如今僧人过多,却还要在肃清之后,要他们继续传道?” 赵策解释说:“臣说的传道,并不是在我大明境内传道。” “如今大明商船对外贸易,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