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带来更大的灾难 (第1/2页)
其实皇帝和户部尚书他们,也并不是傻的。 他们也知道这个办法隐隐有些不对,只是他们并没有学过经济学,没有见过这种对于经济行为的分析。 所以他们只是隐约觉得不对,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巨大危害。 经过赵策这一番浅显易懂的分析后,朱厚照的表情已经从最初的茫然,到恍然大悟,再到噤若寒蝉。 他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键,和可能带来的危害之处。 朱厚照倒吸一口凉气,结结巴巴的道:“后果竟、竟如此恐怖......” “这样一来,宝钞最终会沦为一张废纸......” 赵策道:“不错。” “宝钞沦为废纸,大明仍旧会继续用金银铜做货币。” “但是这样一来,那些手持宝钞的人,又能怎么办?” “如此一来,还不如用我的法子......” 朱厚照“唰”的一声站起来:“确实,此法不可行!” “不行,我得去阻止他们!” “永西伯,我先走了。” 说完,也顾不上那些表格,直接便快步冲了出去。 赵策看着他急急忙忙的走出去,低头收拾着朱厚照留下的这些表格。 诚然,小朱同志不怎么靠谱,找的人办事也都是直接糊弄他。 但不得不说,他的感觉大部分,都是对的。 增刊大明宝钞这个办法,绝对不可行。 抬高商税,这么大的利益唾手可得。 却又没人愿意支持他。 赵策也知道,这些统治者们为了维护统治,是不能轻易打破这个阶级观念的。 所以他一开始也只是随便写写。 如今见到朱公子这般的重视,赵策倒也有了一分责任感。 “要如何说服朝廷抬高商税......”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经商有门槛,不可能人人都去经商。 粮食也并不是单靠百姓们努力,或者种地的人多了,就会有丰收。 作为皇帝、作为内阁的那些高官,他们不知道吗? 他们当然知道。 但农业社会,粮食就是最基本。 除了把百姓们锁在地里,让他们不停的开荒、种田,也没有别的办法。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桎梏,要改变当下的局面,并不能单靠一份策论就可以。 要人为的踏出这一大步,必须得铺好路。 赵策想了想,唤来陈亮,问道:“今年地里的红薯可收成了?” 秋收之后,春天育种的红薯也种了下去。 先前赵策一直忙着考试,苏彩儿并不让这些杂事去打扰他。 如今经过朱厚照这么一闹,赵策这几天只顾着妻儿的小家脑袋,想的事情一下子又多了起来。 这便想起了先前的红薯。 还想起了他出发前,在广州府的一个港口,和那海商约定好让他帮忙寻找土豆和玉米的事情。 也不知道这海商,如今回来了没有...... “回老爷,今年地里的红薯都收成了,一共收了三亩,每亩大概收成18石左右。” 亩产18石...... 相比后世的亩产五六千斤,这红薯产量明显不大够看。 但这古代,高产的稻谷也就四五担。 这样的产量,已经能得到朝廷的嘉奖。 两相对比,红薯的产量说出去,估计整个大明都会为之震动。 红薯收了之后,大棚那管理的人,又在周围租赁了不少的土地,把红薯藤种了下去。 虽然制作大棚的费用不菲,但是赵策今年是准备卖些青菜和搞些辣椒的产品去卖的。 所以再制作多点大棚,也不会太浪费。 这样一来,到了明年开春,估计就不用担心不够红薯种子了。 赵策点点头,说道:“准备几筐红薯,我要给朱公子和朱老爷送一些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