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  (第2/2页)
  李世民瞪了瞪秦凡:“你还有脸说!”    但实际上,此时看到了清单的,也唯有李世民和房玄龄二人而已。    可若是李世民真打算按照清单里的给的话,那么次日早朝,必然会被弹劾连连。    而他所厌恶的“陛下请三思”,也会如约而至。    “其实此事,对于大唐而言属于是长远投资,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此话怎讲?”    “琉球王国乃我大唐藩属国,与我大唐关系甚密。”    秦凡所言亲密,其实也是模棱两可的。    宗主国与藩属国,其实便是大哥和小弟的关系。    有的藩属国与宗主国关系紧密,而有的则相对疏离。    而琉球王国虽然历来从属大唐,可从年初时对方不愿意出兵就能看出,其实双方关系并没有好到穿一条裤子的程度。    而且更何况此次琉球王国前来朝贡,是来服软请求大哥原谅的。    如此,这般朝贡贸易,便是大唐什么都不给,对方也没什么好说的!    可秦凡许出去的,却数倍于对方的朝贡。    “我可不觉得,我们大唐与琉球能够紧密到让你一个小小的县令送出四千年的俸禄!”    李世民嘲讽道。    秦凡闻言,也不甚在意:    “你且听我说完。”    李世民眉头一挑,双手环抱于胸前。    他的意思很明显:朕就在这看着,看看你能不能说出朵花来。    “首先,关系的紧密与否固然取决于两国之间的往来,但更关键的是双方能够为彼此带来什么。”    “琉球一个区区效果,仅三府五州之地,能为我大唐带来些什么?”李世民嗤之以鼻。    “琉球乃是万国津梁,沟通南北。”    “若是大唐走海路自北向南与诸国进行贸易,必然要途径琉球,那里便是大唐最佳的补给站和中转站。”    “等等!大唐与诸国贸易?若是都像你这样贸易,我大唐国库赔完了都不够!”李世民是真的气坏了,所以出言也异常辛辣。    “这怎么能一样呢?这次朝贡,一方面是为琉球的发展打基础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万年县的百姓!”    “我不借着这个机会为百姓们多弄些银子,回头世家豪族一封锁,他们岂不是要饿肚子了。”    秦凡撇了撇嘴,继续道:wap.    “若是我大唐与万国贸易,可效仿大汉,当初张骞出使西域,便是走的陆上之路。”    “而我所说的海上商路,不仅能够沟通更多的国家;节省更多的时间;运输更多的货物。而在运输成本与储存上也远胜于陆运。”    “除此之外,琉球王朝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我如今将造船技术传授给了他们,将来我大唐也可通过琉球王朝获得足够的鱼产补给。”    “更何况,他们造船难道不需要向我大唐购买木材吗?”    “我算过了,每艘中等大小的渔船,所需的木头可以作价两千两白银,而伐木及运输成本却不到五百。”    “换而言之,仅需要对方采购百艘渔船的木材,便能赚回来投入,甚至还有盈余。”    秦凡将这些好处娓娓道来……天涯第一刀的大唐:朝九晚五,李二被我气疯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