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孤军深入】 (第1/2页)
在东南亚打仗,必须速战速决。 如果打赢了就撤军,战斗时间(包括行军)在五个月内比较合适。 如果需要战后驻军,清剿敌军残余,并在新占地盘安排官吏,那么必须在三个月内搞定。 一旦拖延时日,就将面临高热高湿天气,造成部队大量非战斗减员。 所以此次征讨缅甸,前后筹备了好几年。 不打则矣,要打就雷霆万钧,打它个一劳永逸!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主攻部队,有四个正规师。其中一个师,是专门为缅甸而编练的。 此外,还有四万人的巡检兵,皆来自云南和广西两省。 不计文职和后勤人员,仅战兵就有八万多! 南路的两个师,师长分别是丁家盛和杨展,他们还各自带了5000巡检兵。 杨展今年已经50岁,在四川带着地盘和部队归附新朝。军校速成班毕业之后,参与收复贵州和云南,两年前终于熬成了师长。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指挥战斗,接下来要么调回都督府,要么转去做都司官征兵练兵。 秦良玉的两个侄子,也是因为年龄太大,升到副师长就离开一线,一个被调去都督府坐衙,一个担任贵州都指挥使。 杨展站在船头,一路欣赏沿江风景:“照这速度,下个月就能打到东吁国都。” 丁家盛笑着说:“孟人太热情了,又给粮食又给船。” 不仅给船,还出兵追随呢。 下缅甸地区,是东吁王朝的龙兴之地。偏偏这里的主体民族是孟族,其次才是缅族和克伦族。缅族国王为了巩固政权,必然打压孟族势力,引发连续不断的孟族起义。近百年来,打得整个下缅甸地区人口减半。 大同军在伊洛瓦底江入海口登陆时,潜伏的细作趁机串联,大量孟族酋长、商贾募兵前来助阵。 这些孟族士兵,攻城表现不咋地,种族仇杀一个比一个猛。 在行军过程中,还经常脱离大同军,冲到附近的缅族村落搞屠杀,整村整村的把缅族百姓杀得精光。 如此行为,导致下缅甸地区的缅人,拖家带口朝着上游逃跑。 缅甸官府都不用费力气聚兵了,直接征召逃难百姓组建部队,最终在卑谬城拉起“十万大军”防守。 卑谬城在缅甸的战略地位,大概类似徐州之于中国。无论哪个王朝,想争夺缅甸霸权,都必须在此打一仗。 一百一十二年前,东吁王朝也是打赢了卑谬之战,才最终确立自己在缅甸的统治地位。 当时的缅族,还没有跟孟族翻脸,联手反抗阿瓦王朝(掸族)的统治。孟族人虽然打仗不行,但种地和做生意却很厉害,为缅族军队提供了1400艘船只和9000水手。 现在历史重演了,孟人为大同军提供1200多艘船只、8000多水手、10000多民夫,只为推翻缅人的残暴统治。 当丁家盛、杨展率兵抵达卑谬,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搞得无语了。 城墙之上,密密麻麻,全是“守军”! 城外到处是缅族难民,由于城里已经挤满,这些缅族难民只能留在城外。 “扎营!” 大同军依山靠河,在城南数里扎营。 翌日,火炮拉出去,先对准城外的难民营开炮。各种窝棚太多,影响大同军攻城,必须先清除之后再说。 “轰轰轰轰!” 二十多发炮弹落下,缅族难民惊恐逃走,无法进城的他们,选择绕城逃去更北方。 驻守卑谬城的主将,是东吁王室贵族莽泰。 儿子莽思骨说道:“父亲,我们兵力占优,可以出去跟敌人决战!” 莽泰摇头:“固守待援。” 莽思骨说:“城里涌进来的人太多了,我们又没时间征调粮草,最多被围城一两个月,到时候粮食就要吃光了!” “固守待援!”莽泰斩钉截铁道。 东吁王朝跟安南国差不多,常备军只有几万人,且大部分驻扎在首都和北部边境。需要打大仗的时候,再让地方贵族招募农民,极限兵力能够扩充至三十万。 卑谬属于战略要城,平时驻军3000余,已经算非常重视。 现在,莽泰手里只有3000多常备军,剩下全是临时招募的难民,哪里敢主动出城决战? 北边是肯定有援军的,西边和南边也估计有援军。 一百多年前,若开(阿拉干)人坐船赶来驰援,帮着掸族打缅族。现在也会如此,若开人坐船驰援,帮着缅族打大同军。 “你觉得能守吗?” “恐怕守不住,中国军队非常强大。” “找机会溜走吧。” “走不了的,除非抛弃家人和财产。” “……” 这番对话,来自城楼的炮台。 两个葡萄牙混血军官,正守着火炮窃窃私语。他们的祖先,曾经为东吁王朝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