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能盲目扩张 (第1/2页)
从今年开春起,一参场响应国家号召,为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也实行了承包制。 但是跟农户承包不一样,一参场职工每家每户按照自己劳动力,各自承包相应数量的参地。 参场统一提供参地、生产资料,职工承包只负责管理。 秋季收获后,按照承包定额计算工资,超过承包定额的,依照市场价进行奖励,不够承包定额的,罚款。 承包定额,是按照近几年来参地平均产量来制定。 以目前来说,这个定额不高,都能完成。只要侍弄用心,到秋季收获后,都能获得奖励。 这么做也是没办法,参场职工的素质毕竟良莠不齐。 尤其是前些年这个大帮轰,干好干坏都一样挣钱,总有那么少数几个人,身上带着懒惰习性,不想多出力。 承包之后,有定额之外的奖励,为了奖励,大家伙儿也得好好干,最起码不能挨罚。 这个承包方式,跟其他几个参场不一样。 其他几个国营参场,早在去年就开始了承包责任制。 采取的是总场下设家庭农场,将总场各年生人参划成小份,承包到家庭进行田间耕作管理。 产品交总场,由总场核算,家庭农场自负盈亏。 两种方式都是承包,各有各的好处。 一参场没有采取跟其他参场相同的承包方式,主要原因是一参场目前不仅仅是人参种植,还涉及到了参地综合利用、人参产品深加工,这些都需要人手。 如果采取家庭农场承包方式,别看是统一管理,但是人心容易散。 现在这种承包方式,虽然职工权限不高,但是有个好处,就是服从度高,听参场调配指挥。 春夏秋三季进行田间管理,到了秋后入冬,可以将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到几个厂子里面,创造更多价值。 只要厂子里给到足够的工资和奖励,这些工人就不至于向外发展。 许世彦上辈子经历过,就是参场职工除了承包参场那点儿参地之外,还在外面大力发展自家的参地。 久而久之,人心就散了,对于参场的发展壮大不利。 所以一参场在商议承包的时候,许世彦给了这个提议,还是要尽量把职工收拢住。 所有人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才能把一参场的人参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来看,产业加工算是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只要稳步发展,所带来的的利润不会低。 参场的职工数量一定,下设那几个厂子在逐步扩大,需要的人手会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扩大人参生产面积,那就必须招工。 但是大规模招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 如果一参场可以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多一些正式职工能养得起。 可是未来究竟怎么样,谁也没办法预测。 假如一参场还像许世彦上辈子那样,两千年往后就无以为继、黄了呢? 那么多职工怎么办?到那个时候,职工多了就不是资产,而是负累。 倒不如维持目前的参地种植面积,从其他参场以及各参户手中收购。 既可以缓解原材料的不足,又能带动当地经济。 而且场子还不用顾虑正式职工增加后,工资、福利、住房等等问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